<h1>第241章</h1>
好在昨天吃了点粮食,暂且还能走的动。
等快到双头山的时候,夏统带着队伍慢慢放缓了行进速度,跟在最后的灾民正好已经走的很累了,没人觉得这个时候放缓步伐有什么问题,但是前面的队伍已经是草木皆兵,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眼观八面,就怕哪里冒出来一群悍匪。
悍匪没冲出来,前面依旧是一群流民,只是这些流民大部分都是男子,此刻正东倒西歪地躺在官道两旁,看人数,大概有好几百人。
等赈灾队伍靠近之后,这些人马上对视了一眼,纷纷站了起来,开始拦截赈灾队伍,请求放粮。
跟着赈灾队伍一道的流民早就得了命令,高喊道:“京城赈灾队伍在此,所有流民跟上队伍,每人可领半斗米粮!”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一片哗然,许多人连忙走上前去,与队伍后面的灾民搭话,见有些人还炫耀似的拿出了昨天没有吃完的粮食后,许多人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走到了队伍后面,急切地询问什么时候会放粮。
当听到过了双头山就会放粮之后,有些人犹豫不决,有些人则是悄悄退了出去,朝着后面涌上来的人摇了摇头。
瞬间,好些人脸上都闪过了挣扎之色。
他们可以跟着赈灾队伍走,可是他们的妻儿老母都在那些贼子手里,他们走了,谁又会来救她们?
如果说只是区区两三百人的赈灾队伍,这些人不会犹豫,直接就听从那些悍匪的号令了,但是现在,整个赈灾队伍有几千人这么多,这如何能够打得过?
恐怕这些悍匪看到了如此之长的队伍,也只能放行了,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
老百姓虽然见识少,但是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他们在权衡利弊,考验审视着自己的内心,到底是留下来还是跟着赈灾队伍走。
已经伏击在双头山上的悍匪看到了这样一副情景,顿时气的直接骂娘:“干他娘的!难怪昨天那几个人没有回来,原来是折进去了!”
“大当家的,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了?”
一个小喽啰询问他们大当家的陈福。
陈福别看名字取得四平八稳,但却是一个狠人,早几年也是村中遭了灾,没有了去处后,就落草为寇,渐渐自己组建了一个山头,原本他们不在双头山附近盘亘,毕竟这边就是官道附近,实在太过打眼。
但是自从彰德府遭受了洪灾以来,大批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为了流民,陈福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陈福在彰德府内经营多年,□□白道都吃得开,便是彰德府的几个大人也要给他几分薄面,更别说彰德府的卫所中两个千户长都与他关系极好,他在双头山这个天然的打劫之地乘乱做了几笔买卖后,这心思也大了起来。
原本对于陈福这种专门劫掠来往商户车队的悍匪来说,他是不敢和官府的人对上的,毕竟万一惹怒了朝廷,派遣了正规军来剿匪,那他这么多年的经营、他的这条命恐怕都会交代掉。
但是和他有过命交情的吴千户告诉他,这次是上头有人作保的,他们卫所这边绝对不会出手,只要他们成事了后,留下一半东西,那么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唯有一个要求,从此以后,他金盆洗手,再不得出现。
这可是几十万两的物资,哪怕只拿一半,他和兄弟们分好之后,也足以几辈子衣食无忧了。
陈福觉得,这笔买卖很划算,与其常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还不如干完这一票大的就撤。
陈福原本的计划是,先派人扰乱赈灾队伍,削弱他们的战斗力,然后等到他们经过双头山的时候,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昨天派出去的人,一夜尚且未归,陈福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原定的计划,毕竟这十几个人不是关键。
但是为了保证行动的万无一失,昨夜陈福将这些流民全部拢了过来,将他们的家人挨个绑了起来,对他们下了军令状,若是他们敢临阵脱逃,那就用他们家人的血祭旗。
只要不是完全冷血无情的人,都没办法不受陈福等人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