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云以手支额,苦涩道:“我是这个世上最不称职的大哥,这么多年都是二弟在照顾我,我何尝为他做过些什么?只恨我无能啊!”
钟扶黎看完这封信后同样也是沉默了,她默默坐在了沈江云的对面,抚了抚他的后背,安慰道:“二弟确实少年老成,但是你也不能如此否定自己。二弟如今去了云南这等苦寒之地,只有你可以帮他了。”
沈江云听到这一句,立马坐正了身体,目光中散发出了无穷的斗志:“对!只有我可以帮他了,我不能让二弟永远都回不来,我一定要快一点站到高处,多让二弟在那里受一天的苦,都是我这个做兄长的不称职!”
沈江云哪怕之前也想过要权力、要匡扶天下百姓,但是那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但是现在更是眼前情况的紧迫,让他生出了一种要不顾一切往上爬的念头。
以前的沈江云在官场上总是谨慎保守、任劳任怨的老好人,从不参与任何争斗,只是踏踏实实做事,但是现在的沈江云却觉得,这样的自己,没用极了。
在二弟需要他的时候,他又能做什么?!
成长,有时候只是几个瞬间的事情。
过程虽然足够痛苦,但是经历过这种痛苦之后,他成长的高度也足够高。
在沈江云动心忍性的时候,沈江霖和谢静姝已经离开了京城,开始一路向南,直至云南边境之地。
第152章
“这是什么?”
钟扶黎终于将行李归置好, 又陪着两个孩子吃了一顿饭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才发现她的桌上还摆着一小包东西, 用油皮纸包裹着,四四方方的, 钟扶黎没记得自己有从外面带回来这么个东西。
留在院子里看家的小丫鬟听了,连忙上前来禀明:“这是二少夫人走之前送过来的,说是给夫人您的, 让其他人都不许打开看了。”
钟扶黎闻言心生好奇, 二弟妹送给她的?会是什么?
钟扶黎展开油皮纸将东西拿了出来,这才发现里头包着的竟是一册书。
这本书也不像是外头买的那般规整, 翻开后上头的字更是有些眼熟,好像就是二弟妹的笔记, 但是封面上也没有写书名, 钟扶黎便从头开始看了起来。
一看个开头,钟扶黎就有些放不下来了,这竟是一本话本子。
但是这本话本子很有些不同。
钟扶黎以前是不爱看话本子的,以前话本子里面讲的无非就是金榜题名、才子佳人这种, 里面充斥着一些酸词旧理, 彰显的都是男人的本事, 看的钟扶黎眉头大皱, 看过几本后, 就再不愿意碰了。
后来和沈江云成亲之后,她才知道自家夫君和二弟居然还一起写过那本名噪一时的《求仙记》, 钟扶黎这才看完了《求仙记》全套,并且对沈江霖写书的本事赞不绝口。
只可惜有本事的人,写完这一套书后, 便再没有见过沈江霖动笔,因为喜欢这个类型的话本子,钟扶黎也在市面上淘过,但是大部分都写的平平无奇,还要大浪淘沙地去找,钟扶黎不耐烦这些,就又放下了。
可是谢静姝这本话本子,她却是看的比当初那本《求仙记》还要认真。
这本书是以完全的女性视角写的书,而且写的还是一位巾帼女将。
从女主人公她从小在草原长大、精通骑射开始讲起,因为家中父兄都是从军者,她便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学习了兵法一道,甚至比她的两位兄长更有天份,学起来更加快且能举一反三。
后来外敌入侵,父兄纷纷驰援沙场,她女扮男装偷偷跟着前去,结果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打退了异族之人,虽然最后暴露了女子的身份,但是因为建立的功勋实在卓著,最终被皇帝封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将,载入史册。
这个故事并没有多长,所以钟扶黎看到月上中宵的时候就看完了,等看完之后,她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心中澎湃万分,等要合上书册的时候,钟扶黎才发现书册下面还压着一封信。
钟扶黎将信展开,只见信中写道:
大嫂亲启,见信如晤。
此书是我第一次写就,多有不足之处,以大嫂给我讲的那些沙场故事为蓝本所杜撰而成,同时其中的主人公亦是以大嫂为原型,若有冒犯到大嫂之处,还请大嫂见谅。
若是大嫂同样喜欢这个故事,还请大嫂赐名,以全此书之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