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3章(1 / 2)

<h1>第23章</h1>

即使将他召回京城,他心里还是不踏实。

唯有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他才安心。

将手上的书信扔在地上,皇帝龙颜大怒一拍桌案:“宁王!你还有什么可辩驳的?”

大臣们也对他的行径感到吃惊,纷纷看向赵昉烨。

靠在椅子上,面对皇帝的质问。赵昉烨丝毫不畏惧,眼中带着讽刺。

整个皇庭何其虚伪。

赵景铄最看不得他这副毫不在乎的狂妄样子,上前怒斥道:“大胆!父皇在问你话!藐视天威,你这是要造反吗?”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一时间大殿中的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宋怀夕被这架势给吓到了,手上一抖糕点落到地上也顾不得。

紧紧拉着赵昉烨的手,嬷嬷说的不错真的有人要欺负赵昉烨。

在桌子底下,赵昉烨轻轻拍了拍他拉着自己的手笑了一下以示安抚。

赵昉烨站起身掠过赵景铄,目光直直看向皇帝。

语气漠然:“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陛下不就是想找个由头收走兵权吗?”

被戳中心思的皇帝也气急败坏起来。

猛地拿起桌上的酒杯砸向他,厉声道:“放肆!”

一众大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

酒杯在他脚下碎裂,赵昉烨抚了抚被酒水沾湿的衣摆,望着皇帝脸上毫无波澜。

此时几个太子一党的老臣也开始出来帮腔:“宁王这般狂悖,还请陛下即刻收回宁王的兵权。”

“臣附议!宁王拥兵自重,恐对社稷不利....”

“宁王性子狂妄,以下犯上。拥兵自重无视百姓疾苦,难道是有造反的心思?”

几个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一顶接一顶的帽子扣在赵昉烨的头上。

生怕他还能翻身。

见此情景,太子和萧贵妃眼中尽是喜色,露出胜券在握的神情。没有了兵权他倒要看看赵昉烨还有什么能耐能和他争。

自己消除父皇的心头大患,父皇只会更加信任自己。

而丞相望着大殿上站着的赵昉烨,脸色如常。慢悠悠的喝着酒水。

和丞相一派的大臣见他这般闲适也跟着安定下来。

倒是坐得比较远的宋尚书有些着急。王爷要是有难,那怀夕必然没有好日子过啊。

况且,他觉得宁王不像是会做出奴役百姓的事。

虽然他身在尚书一职,却没什么实权。因此也没有站队。此刻就算有站队之嫌他还是站起身坚定的走到大殿上跪下。

“陛下,宁王收复西北抵御外敌。是我朝的肱骨之臣,纵然有错也可能是无奈之举。几封不知来源的书信实在不宜妄下定论。”

第28章

听见宋大人的话,赵昉烨侧目望着跪在地上的人有些讶异。

没想到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之,下第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竟然是在朝中毫无权势的宋尚书。

大殿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看着赵昉烨站在大殿上,又看见宋子艮跪在地上。

宋怀夕急得不行,心中不安。眼眶微红颤声喊了一句。

“爹爹....”

声音不大,却足够在场所有的人听见。

太子闻声,不怀好意的打量着宋怀夕那张漂亮的脸蛋。

踱步到宋尚书面前,出言讽刺:“呦!宋尚书才将儿子嫁进宁王府多久?就开始偏袒宁王了?”

太子的话无疑是将宋子艮直接划分到宁王一派,加上皇帝本来就有想收归兵权的意思。

宋子艮现在出头,只能是让皇帝厌恶,并不能帮到宁王半分还将自己拉下水。

宋子艮为官一生正直清廉,从不参与拉帮结派。因此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

急忙看向高台上的皇帝,宋子艮解释:“臣只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

“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