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49章(1 / 2)

毛窦挠头傻笑起来:“没有没有。是我娘当了个‘豆状元’,这可是享朝廷俸禄的真官!我只是给我娘打下手而已。老师有急事吗?来我家坐坐吧,就在县城里!”

“好呀!”江熙来了兴致,看向林三爷。

林三爷道:“至多逗留半日,我先带人回庄,十八你陪好熙相公。”

柳十八应道:“是。”

林三爷每应允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这当然不是为了让他与学生叙旧,而是放他去了解修水现在的民生。

花靥与另外两个头领也留了下来,一齐到毛窦家里做客。

毛窦一路滔滔不绝,道那年逃出韶州后,金作吾恐朝廷赶尽杀绝,带他们南下,逃到一个叫“甘”的夹缝小国。

甘国的百姓热情好客,村民就此定居,在富人的田庄上当雇农。甘国盛产一种像巴豆的粮食,粒大软糯,极易生长,根、茎、叶、种子皆可食,有“家有一亩豆,四季不受饥”之说。凭此农物,甘国一个土壤贫瘠的国家也存活了上百年。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命数,虽然甘国扛过了天灾,但强大的邻国受到天灾重创之后,像东凉一样向外侵略,三年后甘国被邻国吞并,就此灭亡。

那时他们打听到大齐对南方施行仁政,大兴农渔,减免赋税,他们又思乡亲切,便以阙州流民的身份回到大齐,回到韶州,带来了甘巴豆的种子。

毛窦母亲带领乡邻一起种豆,解决了一乡短粮之困,县令得知后,为毛窦母亲向上做了功绩陈述,半年后上头批复,封毛窦母亲为“豆状元”,成了正儿八经的农官。

“三年时间里,甘巴豆遍布韶州,养活了二十万人!现在韶州几乎看不到乞讨的人了。前阵子官府说要把甘巴豆带到其它州去,我娘带头冲锋,到席州传授经验去了。”毛窦越说越激动,临近家门大呼道,“小铃,去买好酒好肉来,招待贵客咯!”

一个年轻的姑娘闻声打开院门,不知是哪里的口音,含糊不清地问:“他们是谁?”

毛窦得意介绍道:“这就是我经常跟你说的,我的老师,还有庄上的大王们。”

小铃连忙将门敞得老开,请他们入屋,笑眯了眼。

【叮——

奢铃对你的好感值:+5000】

这姑娘竟比毛窦还喜欢他?

毛窦:“这是我媳妇,甘国的落难千金,十里八乡的大美人!”

小铃与他敬茶,怯生又热情道:“恩公请用茶!”

“恩公?这从何说起。”他与这个姑娘素未谋面。

毛窦:“没有仕法,咱娘也当不上豆状元,自然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所以老师当然是恩公!”

“别别别,不不不!”江熙握杯的手抖了抖,不与萧郁争功劳的悟性他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萧郁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纠正道:“当今圣上才是你们的恩公,没有圣上,仕法也出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