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钰菲道:“嗯,红烧黄鱼吧。”
夏军山点头道:“这里的黄鱼个头大,也是这家的招牌,味道不错。”
孟钰菲道:“你呢,要吃什么?”
夏军山道:“那再点个招牌的白切鸡,加个青菜肉圆汤吧。”
说着拍了拍军挎包道:“我带了饭盒,吃不完咱们打包回去。”
“好。”孟钰菲点点头,从包里拿出钱和票递给夏军山。
夏军山接过钱和票去窗口排队,孟钰菲从包里拿出手帕给夏沁沁擦手,见她手上的结痂边缘开始有脱落的迹象。
孟钰菲轻轻碰了碰,问:“疼不疼?”
夏沁沁摇了摇头,“不疼,有点痒。”
孟钰菲道:“那就快好了,这几天忍住不要用手抓知道么。”
夏沁沁点头道:“知道了。”
点完菜的夏军山,拿着一张纸条回来,还拿过来三人的碗筷,又去倒了开水,把碗筷给烫了一遍。
等了好一会才听到窗口那边服务员喊他们的菜好了,夏军山去把菜端过来,这年头的国营饭店讲究个实惠,每道菜分量都很足。
夏沁沁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糖醋排骨,高兴地竖着大拇指夸道:“好吃,和外婆做的一样好吃。”
夏军山含笑又给她夹了一块,“好吃啊,那你多吃点。”又给孟钰菲夹了一筷子鱼,道:“快尝尝这个鱼味道怎么样。”
孟钰菲吃了一口,点点头道:“味道不错,没想到大黄鱼的肉也做的和小黄鱼一样鲜嫩。”
夏军山道:“听说他家的清蒸鲈鱼也好吃,下次我们来可以点。”
这几道菜一家三口肯定是吃不完的,一条大黄鱼吃了一半,糖醋排骨也还剩一半,白切鸡倒是都吃完了。
夏沁沁除了糖醋排骨吃了不少,青菜肉圆汤也喝了两小碗,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道:“肚子好饱哦。”
孟钰菲道:“那你就先坐着歇一会,等爸爸妈妈吃完了再一起走。”
汤不好带回去,夏军山和孟钰菲把青菜和肉圆分着吃了,还剩下一点汤就算了。
夏军山拿出饭盒把剩的菜打包装起来,“晚上去食堂打个蔬菜和米饭就行了。”
从国营饭店出来,夏军山提议:“我们去照相馆拍张照片吧。”
孟钰菲点头道:“好啊,我们一家三口还没一起照过相呢。”
国营照相馆就在附近不远处,照相师傅见来的一家三口相貌不俗,笑呵呵道:“你们照片想拍什么背景,我们这里有海市的城隍庙,有京市的天安门、长城……”
照相师傅最喜欢遇到长得好看的客人了,这样怎么拍出来都好看,他热情的给这一家三口推荐店里的背景墙。
孟钰菲道:“师傅,可以拿上相机去外面拍么,我们是外地人,想在这留个纪念。”
师傅点了点头,爽快道:“行,我给你们用我们店去年底刚买的进口相机,德国牌子的。”
1965年春,在琼州市中心的街道上,一家三口留下了第一张合影。
第41章 灭口(一更)
照完相,孟钰菲让师傅洗三张照片出来,准备寄一张给海市。
照片最快需要三天后才能洗出来,他们和照相馆约定了下周末再过来取。
下午三点,琼州市码头。
夏军山一手扛着蛇皮袋一手抱着夏沁沁,孟钰菲提着用油纸打包好的点心糖果,一家三口买了开往南崖岛的船票。
回程的轮渡上没有早上的人多,船舱里的空位还很多,一家三口坐下后,对面来了一对母子,母亲看样子年纪有四十左右了,带的小男孩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这个小男孩自从上船后,就一直在船棒里跑来跑去,闹腾的很。
等到船开了,孟钰菲见小男孩还在船舱里跑个不停,对坐在对面的男孩妈妈道:“大姐,船开了,还是把孩子喊过来坐着吧,在船舱里跑来跑去太危险了。”
谁知对面的大姐听了,却道:“我们家栓子是男孩子,就是活泼闹腾,不像你们家是丫头,理解不了男孩子的性格。”
孟钰菲:“……”行吧,就多这个嘴。
夏军山听了对面人的话,皱起了眉头,道:“性子活泼过了就惹人烦了,这是公共场合,你家孩子这样跑来跑去的,危险不说,还给别人带来麻烦,走路都要避着他。”
身后的人听到了,连连点头附和道:“就是,刚我上船的时候,要不是我躲的及时,就被那孩子撞进海里了。”
隔着个过道的乘客也抱怨道:“我刚准备坐的时候,这孩子不知什么时候趴在座椅上,我差点一屁股坐下去,吓死人了。”
对面的大姐见夏军山穿着军装面色严肃,加上周边几位乘客的抱怨,到底没再反驳,出声把小男孩喊回了身边。
下午海面起了风,轮渡摇摇晃晃的在海面上行驶。因着中午没睡觉,夏沁沁看了一会海鸥后,就有些困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在夏军山怀里睡着了。
孟钰菲吹着下午的海风,也有些困,打了个哈欠。
夏军山小声道:“你靠在我肩膀上睡会吧,还有一会才能到呢。”
孟钰菲点了点头,“好,快到了你喊我。”说着就靠在夏军山肩膀上睡着了。
轮渡行驶到南崖岛和琼州码头中间海面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诶,这船是不是停了?”
“好像是,感觉不动了,咋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