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包袱。”女吏命令道。
祝澜依言打开了包袱,任由女吏翻找起来。
“这是什么?”女吏翻出了祝澜包里的铅笔。
“是学生的用笔,写草稿用的。”祝澜平静地答道。
女吏没见过这东西,反复敲打半天,终于有些失望地放了回去。
“这又是什么?”她再次疑惑地取出两包东西。
“小心!”祝澜连忙提醒,在女吏不信任的目光中拿过那两包东西,小心翼翼地当着女吏的面打开。
其中一包像缠绕起来的面条,但是看起来十分干瘪。
另一包却全是白色粉末,难怪要小心拆开。
“这是石灰。”祝澜解释道。
女吏的神情莫名其妙,头一回见有人带石灰进考场的,但是一包粉末也藏不了东西,她只好继续翻找起来。
找到了一个圆形食盒模样的东西,女吏打开后,食盒里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可以取下,下层则是藏了一包碎肉干、一包碎菜末。
女吏再次露出无比困惑的表情。
祝澜笑得真诚,“都是吃的而已。您看我能过去了吗?”
女吏怪异地看了祝澜几眼,心想哪有人带这些东西当干粮的,这么吃还不噎死?
不过噎死也不干她的事。
“走吧走吧。”女吏将证明搜身完毕的“照入笺”发给祝澜,挥手让她过去了。
祝澜来到第二道“仪门”,提交照入笺,然后领取写有考试规则的小册子,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道门——
“龙门”,也就是考试的地方。
经过一连串的前序工作,此时已经到了初八的晌午。
祝澜穿过迷宫一般长长的甬道,甬道两侧是密密麻麻蜂窝似的号舍,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间。
看到这样的号舍,祝澜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电视剧里监狱的模样。
甚至还不如监狱。
狭小的号舍内只摆了一副木质桌椅,房间大小仅供一人勉强平躺。
这时,祝澜听到了贡院外的礼炮鸣响,意味着所有考生都已经入场完毕,贡院大门正式封锁了,要直到三日后第一场考完才可开启。
礼炮声一结束,祝澜就听见了自己肚子发出了抗议的声音。
她从半夜出发到现在,连一口饭都没吃,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正式的考试要到明早才开始,意味着祝澜的一下午和晚上都要在这监牢似的号舍里度过了。
好在贡院为每二十名考生会安排一名供使唤的杂役,名为“号军”,就住在管辖范围内。
祝澜唤来号军,要了些干净的水,取出自己带来的东西。
嘿嘿,古代版的自热锅!
第144章 贡院里面吃泡面
她先将食盒里的东西全都拿出来,将干瘪的面条放进食盒的上层,加了些水泡着。
食盒的下层被倒入一些生石灰粉,祝澜再次将清水倒进去,只见一阵白雾升腾而起,水与生石灰发生反应,立时释放出大量热量,直接将水加热到沸腾了,咕嘟咕嘟冒着泡。
祝澜快速将泡着面条的食盒上层盖了回去,然后将碎肉干和碎肉末取出一些洒在面条上,又放了一小撮盐,最后将整个食盒的盖子牢牢扣好。
食盒是祝澜特制的,保温性能极好,下层沸腾的热水不一会儿就将上层的泡面蒸热了。片刻之后,祝澜打开食盒的盖子,一股香气顿时扑面而来。
热腾腾的泡面,还是牛肉味的!
这厢祝澜吃泡面吃得畅快淋漓,隔壁的考生正在可怜兮兮地啃着早就凉透了的包子,闻到不知何处传来的肉香和面香气,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顿时感觉自己手里的包子不香了。
祝澜吃饱喝足,困意又上来了,躺在号舍的木板床上,不消片刻便再次进入了梦乡。
终于到了八月初九的早上,礼炮过后,乡试第一场正式开始。
第一场考校的内容是为“帖经”,也就是默写填空,选题的内容全部出自儒家经典,遮住原文的一部分让考生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