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爷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宫里来的人,竟然是为了找自家闺女的?
太监撑着伞走到肖婉面前,亲自去扶,语气轻缓。
“肖婉姑娘,快快起来吧。”
接着又回头冷冷道:“还不快去准备干净衣服和姜汤?肖婉姑娘若是生病,耽搁了要紧事,看你们如何担待得起!”
待肖婉被扶回房中,喝了姜汤,肖老爷这才有机会询问,究竟是什么事,又是什么人突然召见肖婉。
太监看都不看他一眼,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上面的事,连咱家都没资格过问,你倒是好奇心挺重。”
肖老爷连忙低头称不敢,心中却是疑团重重。
婉儿不过是个普通的学生,虽然中了举,但是年纪尚轻,怎么会牵扯到“上面的事”呢?
难道是让她填补官缺?也不对呀。
莫说自己这个老举人几十年都没做上官,就是真要做官,也不该是个太监来通知呀。
肖老爷在旁边半天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话都不敢再问了。
“罢啦,你们若是不放心,路上跟着送一段也可以。只不过到了龙场书院门口,你们可就不许进去了。”
肖婉由于在雨中跪了许久,双腿早已麻木,最后是由父母搀扶着上了门外的马车。
“驾——!”车轮溅起水花,向龙场书院的方向疾驰而去。
……
赵思成昏昏沉沉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屋里点着烛火,旁边围了不少人。
欧阳烨、宋眠、还有同学们都在。
见他醒来,众人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婉婉……”赵思成下意识叫道,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肖婉压根不在这里。
梁舟和周达赶紧扶着他坐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他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赵思成抬手摸了摸脑袋,疼得“嘶”了一声。
除了脑袋上肿起一个大包,其他好像还行。
他缓过劲来,见众人身上还都滴着水,知道自己昏迷的时间也不久,问道:“问外面的情形怎么样了?”
宋眠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欣赏,笑呵呵道:
“放心吧,东宫的赈灾物资及时送到了,外面那个水坑也按你的法子筑井围起来了。你别说,这个法子本官还是第一回 听说,你年纪轻轻,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赵思成琢磨了一下,怎么和他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就听见欧阳烨说道:
“宋大人,这孩子才刚醒,您倒是让他先缓缓。”
“啊,哈哈哈,是我心急了。”宋眠带着几分尴尬笑了起来,按捺住了好奇心,接着又对赵思成说道:
“你好生休息,此次赈灾顺利,你功不可没,我回头就向朝廷写折子,一定好好表彰你!”
赵思成眼睛立刻亮了,抓紧机会道:“宋大人,学生还写有治水策论一篇……”
他翻身下床,翻出了一篇文章递给宋眠,这是他来到龙安县之后抽空写的,其中不仅有一些更加先进的水利工程方案,还包括了城市建造、宫殿修筑等内容。
宋眠越往下读,神色越是震撼,不由惊异地再次打量了赵思成几眼。
宋眠让其他人都先出去,房间中只剩下自己和赵思成两人,他这才问道:
“你小小年纪,研究这些做什么?”
赵思成目光灼灼地看着宋眠,却不直接回答问题。
“学生愿将此文章送给大人,从今往后,思成愿为大人效力。”
宋眠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了笑:“你年纪轻轻,倒是懂得不少人情世故。不过本官要你这文章可没有用,里面提到的不少东西,就连本官也看不太懂,若是旁人问起,可就露馅了。
不过本官倒是可以帮你递交这篇文章,或许能有机会让你进入工部,来本官手底下做事,你看如何?”
赵思成欣喜道:“多谢宋大人!”
“先别急着谢。”宋眠又笑了笑,“本官之前打听过了,你虽有功名在身,却只是个秀才。这次即便因为赈灾和献策有功,入了仕途,却最多也只能从个八品的主事做起。
当然,这也已经比那些一辈子等不来一个官缺的举人老爷强多啦。”
宋眠看着赵思成,“怎么样,你可愿意?”
赵思成没有半点犹豫,“学生愿意,大人提携之恩,思成永记于心!”
这下终于有个一官半职在身,总算能把婉婉娶回来了吧!
正说着,响起敲门声,宋眠应了一声后,梁舟推门走了进来,兴冲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