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26章(2 / 2)

徐知远忍不住挑了挑眉,凑近看时,更加惊讶。

那字体虽能看出一些模仿痕迹,却不失潇洒与力道。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绝难相信这字竟出自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之手。

要知道茂县并没有私人学堂,所有想要念书的孩子都被送去了义学,连束脩都不必交。

徐家在茂县的声望极高,自然而然代官府管理起了这里的义学,每年义学的开销等等,皆通过徐家向官府报备。

第580章 松雪斋

台下的百姓虽看不清燕璟写的什么,但她那架势已经镇住了不少人。

“哟,这是谁家的小丫头?怎么好像从没见过,外地来的吧……”

“啧啧,瞧这水灵的小模样,那小脸嫩得一看就没吹过沙……当然不是咱们这的人。”

“感觉像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呢!”

燕璟很快写完了,她搁下笔,对着墨迹吹了吹,这才对俆知远浅浅行了个礼,跳下板凳。

徐知远小心地拿起燕璟作的诗,念了出来:

“清风徐来月满廊,松雪斋中墨香长。

风过竹林闻雅韵,雪残庭院见清光。”

有人发出惊叹的声音。

徐知远反复读了两遍,先是“啧啧”两声,感叹这女娃娃的造诣,却又有些遗憾。

这首诗多在堆叠意象,虽提到了“清风”,却不见主旨,更没有歌颂徐太傅的清廉高洁。

不过一个七八岁的娃娃,能写到这种程度,已经极为厉害了。

徐知远忍不住低头打量燕璟,问她师从何人,这水平不像是义学或者私塾能够教出来的。

燕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自然是师从高人,说了你也不认识。”

徐知远不以为忤,又回头继续看她那首诗。

不知怎得,他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熟悉。

徐知远的目光最后定格在“松雪斋”三个字上,喃喃念了出来。

“松雪斋如何,难道你也去过?”燕璟歪着脑袋问。

徐知远轻轻“嘶”了一声,有些惊疑道:“你这话的意思,难道你去过?”

“我若没去过,怎会写出来——”燕璟话未说完,猝不及防被祝澜的声音打断。

祝澜走上台,有些歉意地对徐知远道:

“徐公子,这丫头不懂事,就爱出些风头,给诸位添麻烦了。

璟儿,别闹了,快和我回去。”

燕璟瘪起小嘴,仿佛不情不愿地随着祝澜下了台。

徐知远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诗,又望了望祝澜二人的背影,有些错愕。

他很快回过神,唤来一个人叮嘱两句,那人点点头,快不离去。

祝澜带着燕璟,脚步匆匆,就要离开雅集现场。

她们刚走出人群,便有一人拦在了面前,祝澜眼中立刻浮现警惕之色,后退了一步。

四名侍女冷着脸就要上前,但立刻发现祝澜背在身后的左手食指晃动一下,让她们退下。

“二位姑娘留步。”那人躬身说道,态度十分恭敬,“我家公子想请二位姑娘稍待片刻,待马上雅集结束,请两位到府上一叙。”

“你家公子?”祝澜眯起眼睛,明知故问。

来人笑道:“便是方才在台上的徐知远,徐公子。”

说罢,又怕祝澜不知道似的补了一句:“也是当今太傅徐大人的侄子。”

“哦——”祝澜做恍然状,又低头去询问燕璟的意见。

燕璟绷着小脸,严肃地考虑了好一阵,才点点头。

那人见祝澜二人没有拒绝,松了口气。

祝澜道:“站了一上午,我们也有些累了,正准备回客栈歇息。却不知这雅集还要多久才能结束,若时间久——”

“二位姑娘累了,不妨先行到俆府坐坐,待雅集一结束,我家公子立刻便来。”

祝澜犹豫了一阵,勉为其难答应了。

……

祝澜与燕璟在徐府下人的引导下来到徐府门前,四名侍女则是隐藏行踪,没有露面。

祝澜站在门外打量一番,徐家的门面极为朴素,与寻常百姓无异,下人也寥寥无几。

徐太傅倒真是谨慎,不但自己在京城做事滴水不漏,就连远在青州的老家也做足了样子。

若非上回那道玉麟酿雪梨暴露了他,自己还真不会改变原本计划,临时选择绕道青州。

总之徐家一定有猫腻,京城没揪出把柄,那问题只能在青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