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话未说完,眼前一黑。
直接醉晕栽进了乔悠悠怀里。
一只精美的檀木匣子从他袖中掉落,乔悠悠好奇地捡起一瞧,顿时瞪大了眼——
里面竟是一只戒指,简洁的银环上镶嵌了一枚蓝紫渐变的宝石,璀璨如星。
小白准备这个,该不会是想……
乔悠悠又惊又喜,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将戒指塞回闻人月白的袖子里,假装自己不知情。
不过有一点令她困惑,那戒指并非大梁流行的款式,没有繁复的花纹,反而……更像几分现代风格。
可小白是如何得知现代婚戒是何模样的?
想到方才赵思成的话,乔悠悠似乎明白了什么。
看来某人……真是谋划已久呢。
祝澜许久没吃过这样辣的火锅,吸了几口凉水,想去找凉水喝。
就在这时,窗外似乎有道人影闪过。
祝澜眸光一凛,见周围众人载歌载舞,并无人发觉异样。
她没有打扰大家的兴致,悄然推门,来到院子里。
今夜无云,月光明亮。
地上投下院内翠竹的阴影,只有竹叶的声音,与屋内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翠竹之侧,有一方石桌,映着清冷的月光。
祝澜记得自己来时,石桌上空无一物。
此时却多出了一杯盛满的酒。
祝澜转身,抬眸向厢房的房顶望去。
果然,一道红色身影正斜坐在屋顶房脊上,背后是高悬的明月,映出她腰间略显狰狞的面具轮廓。
祝澜唇角微勾:“我以为你赶不回来了。”
这两年来,周达的火炮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完全解决了耐久问题。
大梁军队得到火炮的加持,所向披靡,番邦小国无人再敢起觊觎之心。
邻国乌兹也为先前屡次挑衅的行为付出代价,割让边境数城,以求重新签订盟约。
大梁疆土扩张,如今的云州已非国土边界,再无战乱之苦。
新帝召回云州总兵祝青岩,欲以她为内阁次辅,以咨兵事,正好与更擅内政的祝澜相辅相成。
祝青岩在云州历练三年,皮肤晒黑了些,目光却更加坚毅。
她看着祝澜,扬了扬手中的酒坛:
“南方的酒不够烈,我请你喝云州的‘九耘醉’,有没有胆量尝尝?”
祝澜微微一笑:“我可不怕。”
她转身端起石桌上的酒杯,迎着月光,对高处的祝青岩遥遥一敬。
祝青岩举起酒坛回敬,笑容飒然。
竹影摇曳,风清月明。
“祝前程似锦。”
“愿四海安宁。”
—全文完—
感言
刚才写下“全文完”三个字的时候,我对着屏幕愣了很久,然后打开窗口告诉我朋友。
我写完了,130万字,居然真的写完了。
真的很感谢每一位能够看到这里的读者宝贝,是你们每一条评论、每一次催更,支持我写完一个又一个故事,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样的一本书。
今天的感言想到哪说到哪,就当和朋友们聊聊天~
就说写文这件事,我算是新手,又不能完全算。
高中的时候尝试写作,写完过一本21w字的古言,当时纯粹是闭着眼睛瞎写,没什么人看,也没有任何收益,纯粹是为了写出心中的故事。
我还记得当时完结的心情,21w字什么概念,学校一篇作文要求才800字啊!
叉着腰,可给我厉害坏了。
那会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我能写完一部130w字的小说。
一开始也挺焦虑的,看到负面评价会emo,想摆烂不写了,早点完结算了,但是一看到许多读者写的夸夸,又觉得充满干劲。
作为亲妈,没有人比我更希望能将澜澜、悠悠、青岩等等角色的故事完整写下来。所以后来改变心态,骂的我都不看,假装全世界都在夸我,高高兴兴写文!
开玩笑的,也不是完全不看,大概就...扫一眼嗯,有道理的就听听意见,没有道理的比如看了个开头说我嫡庶神教的,我就略略略!
再说说剧情吧。
最初的规划是主角团把六部尚书全部占满,但写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角色们的路真的是自己在走,而我只是在记录他们的故事而已。
所以许诗明成了国师,梁舟当了应沧侯。
而小郡主当然可以不牺牲,她可以活下来,背负着父亲的罪名被卷入朝堂斗争,也可以假死逃生,隐姓埋名度完余生……但那不应是属于她的路。
她应该永远是沙场上最耀眼的那一抹红衣,所以这个结局,是我能给她最好的。
然后,看完全书的宝子们应该能感觉到,这本书前后风格差异蛮大的,无论是文笔还是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