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73章(1 / 2)

(' 长孙清明想了想,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想办法让她留下把柄?”

周疏宁挑了挑眉:“夫君还是这么聪明,燕过留声,只有让她留下把柄,我们才能一举扳倒她。她后面有高人指点,也有人在不遗余力的给她善后。否则她为什么能那么轻易的就能让你折在北疆?但凡换个弱一点的太子,此时她的大权就已经在握了。”

长孙清明笑:“爱妃承认你家夫君强了?”

周疏宁:……你为何如此会联想?

长孙清明道:“你放心,就算你不出手,我也自有办法让她原形毕露。现在不动她,不过是想借由她这个饵,钓出飞煞门这条大鱼。但如今这条大鱼的老巢都已经找到了,留着她倒也无甚大用。爱妃想做,便放手去做,一切自有我来善后。”

周疏宁就喜欢这种完全把背后交出去的感觉,可以不顾一切的放手去做。

只是事情总是接二连三的,周疏宁这边的布局尚未开始,夏季连日的大雨,导致江南一带遭遇了水患。

与周疏宁同届的顾大人前往治水,回来求到了周疏宁的府上。

周疏宁的翰林院学士府基本没住过,每次找他不是去翰林院就得去太子府,当代男妖妃不是随便当的。

顾朝闻是三鼎甲里的探花,其实是有榜眼之才的,主要是他长相刚正英俊,恰好当得探花之名。

从任职上也能看得出,顾朝闻一直被太子安排做实事,说明是有意要重用他的。

周疏宁一听顾朝闻找他,立刻换了男装,前去迎接这位同年。

顾朝闻是真的晒黑了,不过可能因为他是个山东人,长相高大又五官英朗,黑了反而又多了几分男儿气概。

周疏宁问:“顾兄找我可是为江山水患之事?”

顾朝闻治水有功,奈何今年水患不断,今次所发之水更是来势汹汹。

周疏宁知道,水患一般都是在黄河流域沿岸,这是因为黄河不同于其他河道的地理特性,它是少见的地上河。

由于经常发水,改道再改道,河床沉淀积攒,再加上为了防止水患加固两岸堤坝,使得这条河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河。

顾朝闻朝周疏宁行了个礼道:“周大人,若非情急,下官也不会冒昧前来打扰。接连数月水患,百姓苦不堪言,治水遥遥无期,百姓更是得了许多湿疾痢疾。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闹出瘟疫。”

周疏宁明白,水患浮尸遍野,百姓饮水也都是取渠中之水,古代哪有水毒净水设备,这便会产生许多疾病的交叉感染。

太子令顾朝闻三月之内将水患止息,并拨了大笔银子给他。

可水患好治,百姓疾苦难言,早闻周疏宁大才,他这才想找他取取经,便将身段放的极低的询问:“敢问周大人,可有良方指导下官。”

周疏宁一笑,说道:“好说,方法是有,只是有个条件。”

顾朝闻道:“大人请讲,只要能救百姓于为难,朝闻愿舍去这一身乌纱。”

周疏宁上前与之勾肩搭背道:“嘶,谁要你这身乌纱?条件只有一个,别叫我周大人,叫我周兄便好。”\ufeff

第367章 周疏宁传授治水妙方

顾朝闻可能也是急疯了,没人能懂那种感觉,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泡在馊水里却无能为力,眼看着痢疾等流行病肆虐,百姓们一个个倒下,他却无力回天。

听周疏宁这么说,顾朝闻当即给周疏宁行了个大礼,说道:“多谢周兄。”

周疏宁扯过顾朝闻的胳膊道:“其实治水,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将泛滥的洪水收入河道,让它去它该去之处。长江黄河东逝水,我们只知堵不如疏,但如何疏?顾大人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顾朝闻答:“已寻到一处低洼谷地,准备将洪水引至那处,再加固堤岸堤坝。这样的话,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洪水之患。”

周疏宁点头:“顾大人的治水论我也看过,是非常好的理念。寻找低尘之处加固题岸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顾大人也说短时间,但或是长时间呢?这个短时间,是多短的时间?三年五载?一年半载?甚至若是明年再有大的降水量,是不是题岸也会跟着垮塌?”

顾朝闻叹气:“我也曾想过,但若是堤坝再加固,劳民伤财不说,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根据历代水患记录来看,有不少不是因为堤坝不够坚固,而是洪水漫灌而导致。我们已经将堤坝增高至十几米,却仍然无法逃脱洪水的灾降……”

周疏宁道:“顾大人说的是,但大人可曾考虑过另一个设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