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97章(2 / 2)

施子秋摆了摆手:“你放心吧~!我只是和他开个玩笑,就看看他有没有那个定力,能不能把我认出来了。”

周疏宁无语,不过这是别人小两口的情趣,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反正他们要在南疆呆上几个月,这段时间,不但要处理飞煞门的事,还要把南疆的经济也稍微发展一下。

发展南疆和发展北疆自是不同的,那时没有基础也没有人力,从无到有颇费了一番功夫。

如今周疏宁身家厚重,在这个基础上搞事业,自是事半功倍。

为了方便行事,周疏宁也易了容,让施子秋也把他打扮成了个年纪轻轻的姑娘。

施子秋则在自己身上大动了干戈,易容结束后,如果他不开口说话,周疏宁绝对认不出那是施子秋。

周疏宁朝他竖了个大拇指,说道:“像你们这样的两口子,以后应该不会有审美疲劳。”

施子秋一边整理着衣裙一边道:“彼此彼此,你和长孙清明应该玩的也挺新鲜吧?”

周疏宁否认道:“那不是,我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清明。”

施子秋一听,突然也深有同感:“这倒是,易容什么的,真正过起日子来,还是原来的样子更得人心。”

两人一左一右分头行动,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的长孙清明一愣一愣的。

长孙清明道:“注意安全,让阿弼随时跟着你。这里可是南疆,不比京城,小心遇上山贼。”

南疆其实挺荒凉的,他们驻扎的这个小镇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以罗罗族为主,也就是后来的彝族。

在这个古代架空时代被称为罗罗族或者夷罗族,有时候也称之为最简单粗暴的蛮夷或南蛮。

不过彝族有一样东西倒是让周疏宁十分感兴趣,他们的漆器十分精美,在这座小镇的店铺里经常能看到花纹繁复的漆器。

只是南蛮这边的治安不太好,周疏宁刚走了几步,就遇到一处抢夺财物的。

小贼跑的极快,偷了一个老婆婆的钱袋便飞一般的逃往闹市区。

周疏宁这小暴脾气,就是看不得老弱妇孺被欺负,指着那小贼喊道:“阿弼,把那小王八羔子给我逮回来!”

前后不过十秒,阿弼便拎着那小贼回来了,将他手上的钱包夺过后转交给了在街边哭喊的老婆婆。

老婆婆对周疏宁千恩万谢,一边磕头一边道:“谢谢姑娘,谢谢姑娘,真是太谢谢姑娘了。”

周疏宁把人扶了起来,问道:“老人家别客气,这里抢钱的毛贼有很多吗?”

老婆婆说着不是很让人能听懂的南疆地方话,点头道:“多,可多咧。虎头大将军来了以后好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专抢我们这种不中用的。这钱可是俺给小孙儿抓药用的,要是被他抢了去,俺那孙儿可就活不成了。”

周疏宁叹气,想了想道:“婆婆,你明日可去镇东的宁安医院,那边有医生专门给穷人看病施药,不收钱的。”

老婆婆不是很相信,问道:“镇东?俺家就住在镇东,可不曾听说有咋咯医院。倒是虎头大将军,经常在镇子东头施粥。”

就在老婆婆的话音刚落时,一个声音自远处传来:“虎头大将军放饭咯,老家伙克哪点,还不快咯排队!”

周疏宁听的一头雾水,老婆婆解释道:“说是虎头大将军又施粥了,让俺们这些老家伙去排队。因为虎头将军不施给年轻人,只给我们这种没有讨生能力的。”

周疏宁点了点头,由于好奇,也跟着老婆婆一起去围观了一下。

果然看到有个戴着虎头面具的将军正在指挥着一行士兵当街施粥,一碗稀粥并两穗玉米,粥也是玉米粥,这应该是姜放下南疆时带过来的。

周疏宁便猜测,那戴着虎头面具的人肯定是姜放。

果然,不远处有人喊了他一句:“姜大将军,玉米没了,换胡豆饼子?”

戴着虎头面具的姜放应道:“好,今日人多,再煮一锅吧!”

周疏宁躲在远处,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小放倒是做的不错,非但在南疆立了威,还施了恩,想必十分得民心。

阿弼在身后问:“主人不过去打声招呼吗?”

周疏宁摇了摇头:“不急,我们现在露了面,你子秋哥哥的戏可就不好唱了。”

阿弼不是很懂,子秋哥哥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还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了门,难不成要给小放哥哥戴绿帽子?

话说施子秋出了门,便一路去了南疆大营,远远便看到了姜放。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