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她的末世有点绿 > 第6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69章(1 / 2)

(' 这和回到了2g冲浪时代有什么区别嘛。不论是网速,还是为了适应网速而创建的论坛。

它们说是应用,其实更像是在手机主页上建立了一个快捷键。使用起来倒并不缓慢,毕竟这些app本身承载的信息量就不大,几乎都是只支持文字交流和极其模糊图片的纯粹的论坛。

还是首先打开了“军事与国家新闻论坛”,这也是安装包最大的那个。

刚进入页面,映入眼帘的就是庄严的政府标志,紧接着是一段开场视频——这是唯一的一个视频内容——介绍着全花国目前所有的各个幸存者基地的艰苦建设历程,以及军队与政府为守护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牺牲。

中部的安城基地,北部的京城基地以及直接建立通道与京城连通了的东北基地。

西北有两座,分别是以素城为中心的蔗省基地(具体基地名称和分布同军事情况有关),还有青城基地;相对的,西南有三座,这三座大概没什么存在感,重点介绍完西北的两座后一笔带过了它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五座基地全部地域广阔,而且在建立时就几乎没有被洪水干扰过。

视频里也展示了军机和花国自研的卫星系统拍摄的其它国家的航拍图——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彻底崩溃,自然也就丧失了对领空和卫星监视侦查的反制能力。

当然花国这个做的不太地道,但是花国老百姓表示爱看多看。同那些国家比,视频若有若无地引导向“天命”和“神迹”的说法,最终的落点终究是回到了京城的中央总政府。

晚凉耐心地看着,等着东南部的情况。

视频结束了。

没了。

论坛的主界面直接展现在她面前。各类新闻标题机械且拥挤地排列,内容还真是一点也不跑题:几乎都是与军事行动和政府公告有关。

按照时间,晚凉忍住有些慌乱的心情,从最新一条慢慢往后翻阅:

“北方军区成功抵御尸潮,第五防线稳固!”

“安城基地灾民安置计划启动,预计将额外安置5万人,大家都感动哭了!”

“安城基地房管局被票选为最美政府办事处,当事局长如此说:”

“京城圈圈正式封闭,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蔗省基地成功研制出抗寒甘蔗,含糖量超普通甘蔗10b%!”

“西部军区表示不会封闭外部防线,将一直开放胸怀接纳同胞!”

“全国基地互联网建设完成,民生问题进一步得到保障!”

“安城为何要划分abcd区呢,请听小编和您详解。”

……

“以来最大台风竟变成暴风雪席卷东南沿海!为遇难同胞哀悼。”

没了。

整个东南部,只有寥寥几条关于气候和暴雪的新闻。

打下“芒省”两个字在搜索框里,停顿几秒,想到那句“尊敬的林晚凉女士”,她又逐一删除。

大概率查不到的信息,何必再惹人怀疑。

放弃搜索,晚凉点开每一条新闻细细查看。

她想知道的虽然没找到,却也苦中作乐发现不少好玩的事情。

比如一则关于北方军区的新闻,笔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所面临的挑战。文章里提到,北方军区在尸潮爆发的初期一度陷入绝境,但在军队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在一个月内调动全部生产力,构筑了五道防线,保住了重要的资源基地。

专业度完全是满分,看得人激情澎湃。

而另一则关于安城的扩建计划则写得干干巴巴,只是平铺直叙了官方如何有魄力,如何在身处“危机边缘”却“灵活应对,交出完美答卷”。

咀嚼着这些用词,且不说背后可能有的深意,晚凉实在觉得有趣。安城还真的是砖头缝里开的一朵小花,比起得天独厚的西部地区,政经中心的京城以及上京区,安城甚至距离莫名消失的整个东南部最近,现在却也发展得不错。

而新闻稿甚至一看就不是专业人士写的,标题堪比营销号,充满着炒作的味道。而且别的基地好歹还能多换个几个署名者,安城一直都只有这个名字千奇百怪的“黄油威震天”,她的错别字也真不少,也没人校阅一下。

无论如何,尽管新闻多少遮掩了些末世太平,真相却也并未被蒙蔽。

原本的国家结构已经瓦解,如今整个国家形成了数个以军区为基础的幸存者基地。这些基地由各地的军政系统独立运作,互相之间保持着通信和合作。而京城基地的强势和良好运转,像一颗强大心脏,领导着其它重要脏器,期待还有一天复苏整个国家机器。

只有东南部…

晚凉神色暗了暗。

她有些不确定自己能否挺住面对背后的阴谋和真相,只是此刻发现了官方的遮遮掩掩,她更不甘心放弃。

那些跟她有关的无关的人们,那些困守在山城的日日夜夜和乐观奋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