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文学院的老教授,霍老对于词、句的解析已经鞭辟入里。
但他不懂表演,讲不出这句台词体现了角色什么性格,做不到将其本意与角色、场景、表演相融合。
林宥辰目光复杂地瞥向慕秋筠。
那一瞬间,他真的在想,要不和节目组说一下,让慕秋筠来做导师吧。
……
同学们在晦涩难懂的文言中艰难捱到下课,一下课,就有人递出笔记,大声道:“慕哥,你能帮我看下这里记得对不对吗?”
“好。等下。”慕秋筠应了一声,起身走向讲台。
霍老端着保温杯正欲离开,眼看着这个被自己误会的孩子走过来,便站住脚步,慈祥地道:“有什么问题么?”
慕秋筠将前因后果简略讲明,然后歉意道:“老师,不知可否允假?”
霍老微微一滞,神情复杂地看着他,说:“你跟我来。”
第68章 都是巧合
慕秋筠随霍老走出房间, 走了一小段后,霍老才问:“工作时间不能调整吗?”
慕秋筠抿唇。
理论上当然是可以调整的。但一来,他不习惯答应的事情出尔反尔;二来, 这门课的讲解于他而言实在太浅了,得到的提升属实有限。
见他垂眸不语,霍老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叹息道:“你们这群孩子啊,难得好好上几堂课, 却不知道珍惜。”
略微一顿后,他又问:“你读过多少《孟子》?”
他虽然惊诧于慕秋筠的对答如流,但转念一想,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学员自己提前搜一下, 看一看,有点印象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梁惠王篇本就是《孟子》的开篇, 所以慕秋筠能回答上, 霍老细想之下也觉得有理可循。
他怕慕秋筠是因为今天表现不错, 心生骄傲, 不想上课, 因而准备给他一个警醒。
霍老年纪虽大,目光却炯炯有神, 就这样注视着慕秋筠。
慕秋筠谦虚低眉:“有幸读过全篇。”
“哦?”霍老笑了,“那你说说,离娄篇都讲了什么?”
慕秋筠抬眼, 正要张口,霍老忽一抬手:“哎等等,算了, 这篇又没有台词。”
他想了想,说:“周三要讲《诗经》,《诗经》也读过吗?”
慕秋筠颔首:“是。”
“那你跟我说说,最喜欢哪篇?”
慕秋筠道:“《烝民》。”
霍老愣了下,终于露出了很明显的讶异神色。
他本以为,像慕秋筠这种从事娱乐行业的年轻人,至多也就能说出脍炙人口的那些篇目,《关雎》、《蒹葭》之类,再对国学热衷一点,能说个有为人所知名句的《无衣》、《七月》也就是极限了。
没想到啊,这孩子竟然能说出大众视野很少见到的一首。
他神色有所缓和,不住打量慕秋筠,又问:“最喜欢哪句?”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慕秋筠道。
霍老微微一怔,随即慈眉善目地笑起来,眼神中流露出欣喜,问慕秋筠道:“《世说》也读过?”
“是。”慕秋筠道。
霍老点点头,将“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绕在口边念了一遍,再看慕秋筠,已经满是欣赏。
他和颜悦色道:“我明白了,你想请假就请吧。”
“多谢老师。”慕秋筠恭恭敬敬向他略一欠身。
霍老满意地看着他,心道好啊,芝兰玉树的好孩子。
他好奇道:“你大学读的是是文学系?”
“不是。”
“哦,这样,”霍老更为惊奇,嘟囔,“我们文学院的孩子,也未必答得你这样快。”
他摇摇头:“是我先入为主,偏见太重了,对不住了孩子。”
慕秋筠忙道:“没关系,老师不必在意。”
霍老端详他,越发觉得他身上有种古意,他是研究古典文学的,更能理解什么可以称之为“士人遗风”。
他抬手拍拍慕秋筠肩膀,笑眯眯地问:“有没有兴趣来报考c大中文系啊?”
慕秋筠微笑:“承蒙老师赏识。有机会的话,一定。”
霍老乐呵呵点头,正想再问问他大学是在哪儿读的,刚巧一名工作人员追过来,对他道:“霍教授,这边想再和您确认一下时间安排。”
“哦,好。”霍老推推眼镜,看一眼慕秋筠,示意他去忙吧。
慕秋筠便欠身示意,转身回到教室。
霍老望他背影,越发赞赏,心说娱乐圈里竟然还有这么好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