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她们正当风华(快穿) > 分卷阅读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1 / 1)

纸团抢过来吞噬掉,却怎么也够不着,只能迸射着小火星,借此发泄怒气。 最终甚至跳进了始作俑者的双眼中,在里面闪闪发亮。 第7章 古代篇之王清莞 九湘沿着算命先生给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定安长公主府。 两侧的银杏枝条上零星地挂着几片去年的黄叶,尽管还没泛绿,看起来半点也无荒凉之感,只因那枝干粗壮高大,可以想象到它夏日时是何等的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门口的两只石狮子也不逞多让,威风凛凛,将挂着牌匾的朱色大门牢牢地护在身后,仿佛有人作乱的话它们立刻一跃而起将人就地咬杀。 九湘看着牌匾,确定自己找对地方后将从算命先生那抢来的扳指在手上扔了两下,又把纸条掏了出来,这也是她在算命先生那顺手拿的。 她将纸条放在地上,翡翠扳指压在上面,随后叩响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宅院。 王清莞书写的信封被她好好地放在怀里,没有拿出来,九湘不确定开门的侍人和定安长公主是否是一条心,她打算亲自交给定安长公主。 紧闭的门很快开出了一条小缝,侍人将地面上的纸条和扳指拿在手上,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后又重新将门关上。 九湘趁着这个间隙溜了进去,跟在侍人身后。 侍人穿过两个门,对着一个面目儒雅的人唤了一声“管家“,将手上的东西递了过去并解释发现它的前因后果。管家看了看扳指和纸条,转身就往宅院深处走去。 九湘紧随其后。 穿过比人还高的石林,绕过曲折的长廊,最终停在了一处不起眼的屋子外。若不是管家恭敬地候在这里,九湘定要以为这是什么下人住的地方。 半晌后房门才打开,九湘终于见到了王清莞多次提及的长公主,一时间有些失望。 她模样与大街上见到的妇人并无特殊之处,只是略显富态,很难想象她居然就是王清莞数次称赞的人。 管家上前将九湘从算命先生那里抢来的纸张和扳指呈上:“殿下,有人在门外发现了这个。” 长公主将扳指随手放在一边,将纸条粗粗看过后问道:“王某是谁?” 有了经验,九湘本打算在这里故技重施,继续恐吓别人带路,但在看见算命先生手上那只成色不错的扳指后改变了主意。 她在那张纸条上写的是:闻长公主近有善事,王某故为馈贺。 ——比起恐吓可能会引起的慌乱,甚至走漏消息,以送礼为名则全无这些顾虑,还能以最快的方式找到目标人物。 管家摇摇头。 定安长公主正要说什么时,她的视线却突然锁定在了一个方向,气氛也随着她的动作而紧张起来。 有人问道:“殿下,怎么了?” 视线所到之处什么也没有,依旧是熟悉的摆设,连特意设下的微小细节也没有变动,可直觉告诉她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定安长公主收回视线,警惕未消。 九湘本想避开屋子里的其她人,悄悄地将信封放在桌子上,结果刚走两步被定安长公主敏锐地察觉了。 明明她表情如常,但双眼中迸射出来的却是鹰隼锁定猎物时的惊人寒芒,令九湘产生了一种被看穿的荒谬感,尽管知道对方看不见自己,九湘还是谨慎地屏住了呼吸。直到对方移开视线,才虎口逃生般低低舒了一口气。 果然不是寻常妇人。 此刻她的手心黏糊糊的,全是刚刚出的汗。 但信还是要拿出来。 恰逢管家离开屋子,两个侍人正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无人注意到这里。 九湘趁此时快步上前,将王清莞准备好的信封放在了桌子上,突如其来的信又吸引了定安长公主的视线。 “原来是这个王某。” 王清莞并未署名,她认为长公主定能认出她的字来,而现实正如王清莞所料。 只是这信是如何来的?定安长公主将屋子扫视了一圈,最终落到九湘所在的位置上,身上的威仪感比之前还要迫人。 与管家一同回到书房中的,还有一股鱼腥味。 九湘皱着眉看去,只见管家身后的一人端着铜盆,里面流动着殷红色的液体,鱼腥味正是从那里传来的,应该是某种液体。 准备这么多血干什么? 九湘来不及深思,管家盆中的血就在定安长公主的示意下尽数泼了过来。 情急之下的九湘忙挡住自己的脸,但并没有感受到粘腻感,原来液体直直穿过了她的身体,落了一地,场面看起来有些惊悚。 这血…… 九湘脑子里浮现了一个荒谬的想法,莫非是为了逼她现形? 管家看向定安长公主,等待复命。后者对此场景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她漫不经心地收回视线,压迫着九湘的气息也随之减弱。 果然是为了让她现形。 就在九湘哭笑不得的间隙,定安长公主这才将无意识把玩的翡翠扳指搁在一边,拿起信拆开。 起初她面色平静,脸上的皱纹线条还算柔和,等看到后面,皱纹突然变成了绣花针的模样,看起来刚硬而锋利。 九湘这时候已经离开了定安长公主府,她哪里敢再留? 这个定安长公主居然如此敏锐,居然连自己的眼睛都不相信,哪怕没有看见她,也要用东西试探试探。 难怪敢将目标定在那个位置上。 走出府的九湘后怕地呼出一口气,这般胆识,常人难及。 回程的路九湘走得很顺利,等她回去时,却见王清莞冷脸坐在书房中,一如昨日初见的模样。 而书房的另一端,坐着早上才来过的少男,手上拿着一张被烧过的纸。 只见他乞求道:“母亲,你就把刚刚被烧掉的再写出来吧。” 写满诗的纸前脚被王清莞从这张纸从火盆边收回来,铺平折好,放在桌子上。 后脚就被为了献好王清莞特意送来燕窝的男子看见,他本没有探究内容的意思,谁知道王清莞却因他的出现而将纸迅速抓起丢到了火盆中。 对王清莞来说,这首诗到了儿子和丈夫手中,逃脱不了被利用的下场。 王清莞的动作如此激烈,男子心知里面肯定是重要的东西。忙伸手去捞,已经来不及了,纸张的大半已被火苗吞噬,只救出了几个句子。 他生来愚笨,学识更是一言难尽,甚至连诗都读不懂。他只知道王清莞的诗绝不会差,这是父亲曾经说过的。 王清莞当着男子的面笑了出来,他愚蠢,她王清莞可不愚蠢。 这首诗是她用来祭奠母亲的,是她嫁人之后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她的丈夫和孩子绝对不会放过这首诗—— 它不逊于让她兄长立足于世的那首长诗。 这首祭母诗如何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