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她们正当风华(快穿) > 分卷阅读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4(1 / 1)

步看一步。” 王清莞说的保守,熟知她心思的九湘对此很是赞同,“谁会不爱名利而拱手将自己的才华让给别人?之前或许是无可奈何,日后你的诗作和名声流传开后,她们未必不会起一些心思。” 王清莞二十五年前那场失败太让人深刻了,它被有心之人用来训诫一些想要和王清莞一样的反抗之人。 二十五年后王清莞成功了,该如何说呢? 剑之所以为剑,是因为它与刀有别,刀是单刃,剑是双刃。用剑一面的刃逼迫一个人低下头颅之时,它另一面同样锋利的刃,是对准自己的。 她们未必不会追寻王清莞的脚步,重拾自己被训诫前的心思——别人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九湘甚至敢笃定,定安长公主迟早会用到她们。 支持长公主的那些个大臣,肯定都不知道她的目标是什么。若是知道了,早就聚在一起将定安长公主赶出京城让她滚得远远的,甚至会要了她的命。 他们连一家之中让女人做主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妻子抑或是母亲拥有才华都不肯,更何况是支持女人坐上帝王之位。 白日做梦。 一个女儿、妻子、甚至母亲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若是她们不愿继续,他们可以重新觅人。她们对他们来说是有用之人,但都是可替代之人;但对定安长公主来说,可选择的就只有这方寸之地,更没有替代一说。 定安长公主只会更需要她们,绝不会跟今日一样,冷眼看过。 她们会如今日的王清莞一般,成为定安长公主手上锋利的一把刀。 目光短暂的交接之后,九湘随意地敲了敲桌子,思索道:“等到这些诗集为你正名之后,再凭借着这些诗进入朝中。定安长公主必会助你一臂之力。” 定安长公主毕竟年过五十,眼光毒辣,心思缜密,不会不知道那些男大臣们不可能支持一个女人登上帝位。 同时她也不会不清楚,王清莞进入朝中后绝对会最全心力地支持她的人。 前朝以科举选拔官员,如今也是以科举选拔官员,只是又加了另一条路:比拼才华,以作诗为主。 世人只知道诗作的好就可以为官,却不知这背后重重限制。 这一条路实际上不算是什么光彩的路,它有两个限制,一诗好;二这诗必须得在皇帝面前念。这是一条专门为达官贵人开辟的路—— 谁都可以作诗,但不是谁都能见到皇帝,并在他面前卖弄文采。 达官贵人中或许也有真才实学的,但大部分人因为祖上的原因开始游手好闲,通过科举入官对他们来说过于辛苦。于是几个大臣一合计,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朝堂毕竟是商讨国事的地方,怎么可以胡来? 当时的皇帝处于弱势,不敢反驳,只能退让一步,每年都有限定的名额,依旧以诗论高低。 后来的皇帝倒是没有那么弱势,但他听之任之,不加管理。 若是取消这个方法,那些达官贵人不仅态度激烈地反对,会造成朝堂不稳,而且还会命令孩子辛苦读书,为科举做准备。 他们掌握着最好的书籍资源和人脉,若是肯稍微费点心,想要科举上榜再简单不过。 让几个聪明的人进入朝堂壮大家族,养虎为患;不如让几个废物待在这里,日后想要拔除他们也轻而易举。 这个习俗自此传了下来。 这个习俗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 诗成为了检验才华的工具,也是让王清莞君辞柔姜知彰等人陷入深渊的罪魁祸首。 王清莞的弟弟当初入朝为官,凭借的就是王清莞曾作的一首惊艳四座的诗。既然他都可以为官,那这首诗真正的主人为什么不可以? 王清莞身边还有九湘这个暗中帮忙的“鬼”,人做不到的事,鬼未必做不到。在鬼面前,一些难题再称“难”的话就是过于夸大了。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迷信打败封建。 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九湘真想仰天大笑。 想定之后,王清莞不再焦躁,恢复了往日的平和。 今天死的那四个男人,虽说都是自作孽,但世人都会把罪责归到王清莞身上。有女人就把罪责都推到女人身上,这是古往今来最优良的一条传统。因而此刻她不能回父家,也不能回夫家,被赶出来会是她最好的下场。 王清莞也不想回这两个地方。 一个把她当作工具,一个把她当作物品,都没有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 天地之大,居然不知该去往何方。思想间,一道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王娘子,到了。” 驾车的还是早上将王清莞带去宫中的侍人,她将王清莞又领到了晨起出发时的地方。 今天发生了很多事,多到王清莞再见到这处小院时,恍若隔年。 侍人弯着腰将王清莞扶下车,语气恭敬:“长公主说今日您有喜事,肯定不想回君家或是王家,撞见死人平白增了晦气。所以命我将娘子你依旧送到这里来。长公主说,这个小院您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这正解了王清莞的燃眉之急,她大大方方地行礼:“感谢长公主挂念。” 侍人不急着离开。 “长公主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王娘子,希望能得一个回复。” “请讲。” “予乃苏商也,女愿为施夏乎?” 这是何意? 熟读史书的王清莞不会不认识这两个人,就连九湘这个对史书了解甚少的人也听过这两个人,这二人或许是世人口中被提及最多的两个女性。 苏商和施夏这二人的行为在史书中被评价为惊世骇俗,前者为了情人对丈夫痛下杀手,后者也杀了丈夫,惟有原因不一样,后者则是为了讨钱贴给娘家,丈夫不肯,这才动了杀心。 最终二人被处以死刑。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世人口中也是这么相传的。 在等待大寿到来的那些日子里,王清莞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将历史上的事件当做故事一样将给九湘听,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这二人。 九湘坐在她最喜欢的窗子上,闻言想起了书中记载的王清莞和定安长公主,轻嗤一声,十分不屑道:“史书都是人为编纂和修改的,发生了什么事,只有那几个名字的主人才清楚。” “怕是这两人的丈夫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这才忍不住动了手。” 熟读史书的王清莞对此深以为然。 尽管她还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编写的史书上的名声比这两个人还差,甚至借了儿子和弟弟的光才得以被写上去。 又因为苏商和施夏这二人关系交好,后人为了嘲讽她们,有意地用二人的名字创造了一个词,形容互相勾结做坏事的两个女人——苏施之交,和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