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一晃,像她未来夫婿那样谋个官儿了。不过这也是痴人说梦,作诗是男人才会的事情,咱们女人里面,会作诗的也就王娘子你一个。” “还有姜家那个小丫头。” 京城中真正会写诗的人都被一群强盗当做垫脚石,只有王清莞和姜知彰拼死挣扎才摆脱垫脚石的命运,才能和一群踩着别人尸体的强盗一同浮在太阳照射的水面上。 钟熙至的母亲不会不知道内里的真相,可是也如王清莞的母亲一样,对这些踩着无数具尸体的强盗行为视而不见。 王清莞面上笑意不减,却不如之前真心,脸色也因为这番话在不动声色地间沉了下来。 她垂着眼睛,语气淡淡,“钟夫人过誉了,我哪里会做什么诗,不过是运气好,会拼凑几个字罢了。” 王清莞语气中的冷淡并不明显,钟熙至母亲毕竟很快闻了出来。想到前不久定安长公主大寿上发生的事,这才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 在王清莞面前说这些,她会信? 这是九湘第三次来钟府了,和王清莞分别后,她凭着记忆中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钟熙至的院落和钟熙至的身影。 她正在屋子里的一个圆桌前摆弄着手上的红布。 她身边站着一个少年,看着比钟熙至稚嫩几岁,一脸倔强,看起来不像是侍人,而是钟熙至的姊妹。 钟熙至慢条斯理地将手上的红布折叠整齐后,她看向身边站着的少年,“你想好了吗?” 少年脸上稚气未脱,满是倔强:“我不愿意。” 争执的二人丝毫没有察觉到到房间内多了一个人。 “你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呢?”钟熙至扬唇一笑:“母亲和父亲都同意让你做我的陪嫁丫鬟,和我一起嫁过去。” “我们姐妹二人还在一起,和以前一样互相照料,这有什么不好?” “一点都不好。”少女脸上看不出丝毫笑意,她严肃道:“你要我随你嫁过去,不过是继续想要我给你写诗而已。可是姐姐,我是你的妹妹啊,过去给你写了那么多诗,你还觉得不够吗 ?我出生不是为了给你做这些的。” 她听见了什么? 九湘正在摩挲的花瓶差点从桌子上摔下去。 “那你要做什么呢?等过几年你还不是要寻找一个人嫁出去。” 钟熙至脸上笑意不复,“你要怎么嫁?显露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嫁给一个垂涎你才华的畜生。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模样,下嫁给一户没有钱只能过苦日子的人家?嗯?” “我不一定要嫁人。” 无由来的,钟乾乾很抗拒成婚,仿佛她会因此而损失什么重要东西。具体会损失什么,钟乾乾一时又说不上来。 “这不是正好吗?乾乾,那你就陪在姐姐身边,姐姐保护你,一辈子都不把你嫁出去。”钟熙至语重心长地劝说:“你要相信,姐姐是不会害你的,姐姐给你安排的路绝对是最好的。” 钟乾乾大声地反驳:“我不愿意。” 她一脸抗拒,“如果你真的对我好,在小时候就不会抄我的诗去跟父亲说这是你写的,然后获得母亲和父亲的疼爱,而我呢?你逼着我不要将这一切说出去,否则就要割掉我的舌头,你不记得了吗?” “你如今又何必冠冕堂皇地说这些?无非就是希望我继续帮你写诗,维护你丈夫的尊重罢了。” “你真这么想?”钟熙至面色平静。 “当然!”钟乾乾大声道。 “你不愿意也没有办法,爹娘已经同意你当作陪嫁,随我一起嫁出去了。”钟熙至像是一只偷了油的老鼠,“除非你愿意现在显露自己的才华,这样爹娘就会让你留下来,然后把你——” “卖个好价钱。” 钟熙至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至于不成婚,那你只有出家当姑子才能做到,你会吗?” “与其跟我在这里倔一些改变不了的事情,不如回你的房间去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出来,后日和我一起离开这个鬼地方。” 她将折好的红布递到钟乾乾身前,不容拒绝:“把这些放好,然后你回去把东西好好整理整理。” 直到门被怒气冲冲的钟乾乾甩出“嘭”地一声,九湘才回过神来。原来钟熙至的诗不是她写的? 心中对钟熙至的不喜欢又增了一分。 钟熙至看着又被弹开的门,低声叹了一口气。 第26章 古代篇之王清莞 钟熙至的诗不是她写的?这个结果令王清莞始料未及, 和钟熙至母亲谈笑风生的她险些将桌子上搁置的杯盏碰倒。 被背叛的感觉席卷全身,令王清莞想要作呕。 这种恶心感比当初得知丈夫的真面目时还要来得强烈。 察觉王清莞神色有异,九湘忙转了话头, “她逼迫钟乾乾以陪嫁的身份和她一起嫁出去,继续为她写诗,以获得丈夫的欢心。” “钟乾乾应该是因为这件事想要求救。” 王清莞稳了稳心神, 当务之急是要将钟乾乾先救出来。 王清莞看向钟母:“听说夫人还有一个女儿, 名唤乾乾, 出落的也是亭亭玉立, 不知道定下人家没有?” 她一个陌生人贸然问及别人的孩子,多有不妥,只能用这种方式打探。 九湘在这时想了一个主意, “要不我去吓一吓这些人, 说钟乾乾是镇宅之命,若是轻易离开,府上会出现各种祸乱,钟乾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王清莞放在桌子上的手敲了敲, 以示对九湘的赞许。 “王娘子如何得知我还有个一个女儿?” 说到钟乾乾时,钟母神色如常, 不似之前提及钟熙至时的慌乱, “我那个女儿身体不好, 性子又腼腆, 所以一直都待在房间中, 没有王娘子你说的那么好, 不然也不会至今没定下夫家。” 钟乾乾的母亲只是府中的一个侍人, 她样貌平平又无才华傍身, 日后能嫁的人不会好到哪里去。 钟母欣慰道:“熙儿和她关系向来要好, 这次成婚说是将乾乾一起带过去,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姐妹二人能在一起扶持总归是好的。” 与其嫁给一户于她们没有益处的普通人家,不如在高门里伺候姐姐,由姐姐庇护,一生安康。 姐妹二人其中一个为陪嫁丫鬟在这个时候不算少见,因而钟母讲这件事时并不躲闪。 “王娘子怎么想起问她了?” 看神情,钟母正如钟熙至所说的那般,不知道她的诗都是由钟乾乾所写。 王清莞清了清喉咙,最初做这种事时她是为了活命,后来是为了整治一些不听话的君家人,而救人这还是第一次。 “钟夫人应该知道,当日我在皇宫中得以申冤,全靠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