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调的?”他怎么就调不出这味儿。
陈正坐在他左手边,吃边吃边回:“蒜泥,葱香菜,花生碎,一点耗油,还要加点白糖,腐乳也要放些,用温水去搅。”
刘知南竖起大拇指:“秘制酱料绝了。”
陈正笑:“快吃,吃完肉,待会儿烫点豌豆苗进去,第一茬的豌豆苗尖最嫩。”
“嗯嗯。”刘知南徒手啃起一块儿香葱孜然羊排,一咬里面就爆出一点羊油来,混着辣椒面和孜然,表面的肉又是酥脆的,太香了。
蒋开吃完了两盘黄瓜终于开始吃肉了,不然刘知南还以为他是个和尚。
羊肉被三人一扫而空后,嫩绿的豌豆面尖被烫了下去,只需要热汤烫十秒就能熟,捞起来后不用蘸调料,空口一吃,鲜嫩。
刘知南吃的额头冒汗,鼻尖都有了一层薄汗,陈正扯来纸巾给他擦汗。
对面的蒋开说话了:“我以后能经常来吃饭吗?”
陈正听后有些出人意料,“你不是不爱来吗?”
蒋开将自己碗里的羊肉汤喝的一滴不剩,每一口食物他都用心对待,吃的干干净净,“看他吃饭很有胃口。”
刘知南嘴唇上还沾着芝麻酱,用手指了指自己:“我?”
蒋开点头:“嗯。”
刘知南笑:“我又不是吃播。”
蒋开抿了下唇,不说话了。
陈正看刘知南:“他这样证明他愿意跟你相处。”
刘知南感到莫大荣幸,立即看向陈正:“去,立马再给他弄盘黄瓜出来!别亏待我的朋友。”
陈正:“..........”
用过饭后,蒋开就走了,刘知南问陈正他住哪儿呢。
陈正:“青桐湾农田边上的两间小平房里,他自己选的,说那里人少。”
刘知南哦了声,现在监工的人是有了,算是有了重大突破,他们能腾出手来解决其他事情了。
第41章
隔日杨黎来陈正家的小院儿说, 施工的人他已经找好了,都是青桐湾本地人,资历深, 干了二十来年了,做事可靠, 没有偷工减料的先例, 口碑在这一带都很好,有几个工程队的跟杨黎家带着些外亲关系的,他统统没选。
刘知南窝在锦鲤池上的太师椅里笑,“你颇有点铁面无私啊。”
杨黎一屁股坐下来, 无奈的笑:“村官不好当, 特别是邻里街坊的, 不少婶婶叔叔的看着你长大的,本来有些工作都不好开展, 要是再谈点人情亲戚什么的, 开了条口子,以后更难办了。”
刘知南给他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明白, 你难处大大滴,可你有能力, 做事认真, 以后会再往上走一截儿的。”
杨黎嗐了一声,笑的有些腼腆:“我就是想回青桐湾陪着我妈, 这里又是我的故乡, 能在这里为我的家乡发展做些贡献,我挺高兴的。”
刘知南:“你是个好村官儿,以后我送你一面锦旗, 上面就写,好村官杨黎,棒棒棒!”
杨黎抽了下嘴角有些嫌弃:“不是啊,知南哥你好歹是个城市精英,你这文笔就这样直白啊。”
刘知南笑:“这你就不懂了吧,锦旗就该这样写,直接表扬,不要那些弯弯绕绕的,这才是群众的心声!”
杨黎陪着刘知南坐了一会儿,村里又两个电话来把他叫走了。
走之前刘知南问他晚上来不来吃饭,杨黎可惜道:“本家叔叔今天过大寿,来不了,下回吧。”
送走了杨黎,刘知南又自己捧着电脑继续看,这两天投来的设计稿都一般,刘知南只好再找找。
找了一个多小时,刘知南都打算放下不看了,他的邮箱又闪了起来。
他没抱什么希望的点开,这是一张彩铅画的图设计稿。
投稿的人给它取名为:野。
刘知南眼睛亮了起来,这上面的花卉他不熟悉却又有很多都不陌生。
他敲击键盘,给投稿来的人发去信息:“能聊聊吗?我觉得很有意思。”
对方没有立刻回复,刘知南只能先等待,他又将那张设计稿点了出来,放大认真看。
看的太认真,以至于陈正回来了他都没发现。
“看什么呢?”陈正走到他身边问道。
刘知南吓了一跳,才回过神来,“回来了。”
陈正嗯了一声,“忙完农场的事我就回来了,看什么呢?”
刘知南勾了勾食指叫他来看。
陈正弯腰凑过去,一张色彩丰富的画稿在电脑屏幕上,右下角签着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楚以,可能是个女孩子的名字。
“怎么样?我觉得不错,挺有特色。”刘知南说。
陈正嗯了一声,仔细看了一圈:“她用的花材都不是景观花卉。”
刘知南用笔指了几个地方:“我认识这几样,野牡丹,映山红,这个好像是山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