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天命在我 > 天命在我 第1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天命在我 第150节(2 / 2)

谭桢回过神:“大人请问。”

“与马将军结识时,她的坦荡磊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她那个位置上,经常会遇到杀伐难题。当日我与十方阁的人在辎重部队中结识,与孙映联手扰乱大军,随后许多杂役民夫成功出逃,去翟国谋求生路。”商悯道,“马将军说,战时只有敌人,她会杀了当杂役的燕人。而我虽有自己目的,但与孙映联手既是为了阻挠燕军,也是想让那些杂役活命。”

“如果谭军俘虏了那数万杂役,谭公,您会下令杀了那些杂役民夫吗?”

谭桢的神色随着商悯的问话而渐渐发生变化,她复杂地看着商悯,道:“大人果如马将军所说。”

马将军与商悯说了什么、谈了什么,全都事无巨细地在信件中告诉谭桢了。

谭桢自然知道商悯曾和马将军谈过这件事情,马将军在信中评价商悯,虽深谋远虑目光长远,可某些方面的性情却不似武将,也不像文臣,倒像是大学宫里做学问的……心有赤诚,有智谋而无奸猾,有见识而信念未被野心裹挟,有决断,然而过于心慈。

“……过于心慈?”商悯没想到自己在马思山眼中是这个形象。

她心慈吗?商悯自认为是个还算有原则的人,看见灾民会怜悯,看见被迫参战的燕人会心生无奈。

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她也会尽力做点什么。

如果商悯毫无感触,那才是不正常。

“大人不是过于心慈,见了您之后我就知道了,您也是杀伐果决之人,该舍就舍,杀人也不会犹豫。”谭桢看着商悯,轻声道,“只是大人相比其他人,不太善于骗自己。”

谭桢指着桌案上赤红一片的沙盘,红色阵旗插着的都是正在和燕军交战的城池。

“您问我会不会杀那些燕人。我答,会。”

她道:“我不杀燕人,燕人就要杀谭国人。不杀燕人,他们就会帮助燕兵侵占我的国土,等他们赢了谭国,燕人还会与谭国人争抢农田、水井……所以我要杀燕人,不止杀燕军,还要杀参军的劳役,杀给燕军种粮食的农民,杀长大成人后可能会参军的孩童,杀为大燕生育后代、再将后代送上战场参军的女人。”

“可能您会想,这些老人、小孩、女人和男人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大燕逼迫的,被时局所逼迫的,这些人不该死。但谭国人也是如此,谭国人打仗,是大燕逼的!难道谭国人就该死吗?”

谭桢语气平静得让人心生寒意。

“‘无’大人,我知道马将军为什么会认为您心慈太过。在我看来,您不是心慈太过,您是思虑太多。”

“谭国人和燕人都家破人亡,若我只对前者有感触,那我心中的顾虑便会少一分,愧疚也会少一分。将士阵亡,几千上万条生命消逝,可这些人的死换来了大燕兵力消耗,换来了我军胜机,若只将目光着眼于战场胜率,那阵亡将士的亡魂便不会使我夜不能寐了……”

商悯与谭桢对视,“您是说,人若想思虑不多,便要学会自欺欺人,学会不去想太多。”

“有些人天生冷心冷肺,不需要去学也能面不改色地杀人。”谭桢道,“大人显然不是那种人,且你不擅长自欺欺人,所以思虑过多。思虑越多,就会越发犹豫。”

“谭公能想到这些,自然也不是天生冷心冷肺之人。”商悯认真道。

“马将军说你十三岁,我今年三十,学这个的时间可比你要久。”谭桢笑笑,“我倒要谢谢翟国,他们愿接收流民,否则那些流亡者依然会被燕军聚集,成为大燕的帮凶,届时我真的会下令杀了他们。”

商悯道:“谭公学会了杀伐果断,但心中并不是对他们全无感触。”

“真是全无感触,那便不是人了,是披着人皮的妖魔。”谭桢道,“即便是我,也想让自己身上少背条人命。”

谭桢这样的国君,在这个世道里其实也是少数。

没有这场攻谭之战,她在继承国君之位后或许会成为一名名扬天下的仁君。

“受教了。”商悯垂下眼眸。

不是受教于谭桢的话语,而是她因谭桢所说的话,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到底在纠结什么。

到底该不该牺牲少数人而保多数人,这个问题没有悬念,也没有余地。

不管是商悯、谭桢、郑留,还是各国诸侯,他们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即,牺牲少数人。

该不该牺牲?于道德上讲当然是不该。

要不要去做?从现实层面讲依然要做。

不这样做,便连多数人也保不了了。

商悯困于这个问题许久,是因为她不知道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她可以做出这个选择,然而做出选择之后呢?她会想起因她而死的几万乃至几十万亡魂吗?能够在夜晚安然入睡吗?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商悯得不出答案。

她去问马思山,去问谭桢,想要知道她们在做出这样的选择后是否承受了内心的煎熬,是否因那些人命而陷入困顿。

马思山的答案是不会。

谭桢的答案是会,但是少。

普通人不会面临如此抉择。

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没这个格局,没这个器量,而是他们连活着都费劲,不具备登上决策者位置的条件。

这世上向来是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国君来决定民众的命运。

本不该这样,可是世事如此,时势如此。

商悯、谭桢,既被动,却也极其主动地走到了主导者的位置上。

这是她们的身份赋予她们的责任和束缚,也是她们在自身信念支撑下所做出的抉择。

以商悯所处的位置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了选择,而是不敢做选择。犹豫怯懦,往往会把两边人的性命都埋葬进去。

如果这一切只是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那商悯或许不会如此纠结,因为矛盾的根源只在“人”本身。

关键是,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妖所推动,那么为大燕而战的士兵还有百姓,他们就是被驱使的冲锋陷阵者,是无辜的,这一层身份才是让商悯心态纠结的真正原因。

人族自相残杀,幕后主使高枕无忧。

而要彻底毁灭幕后主使,便只能先除去被她驱使的刀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