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天命在我 第233节</h1>
苍老的皮囊落下之后,一张年轻的面孔显露了出来,这才是她的本来面貌。
妖是不会老的,木成舟表面上一个老头,可那都是伪装的。借人皮遮掩妖形,直接顶替某人身份,这比费尽心思做一套假身份方便多了。以前不入朝堂时倒是没那么多讲究,当官之后,籍贯、宗谱、过往都要在官府留档,事情总要做得全一些。
白皎手指一点,武安将军的皮囊完整地自血肉之上剥落,这可怖的一幕没有任何人看到。她一引,皮囊贴上苟忘凡的身体……苟忘凡与那人皮融为一体。
熊妖身材太过魁梧,险些将的人皮撑裂,她连忙缩骨,扭曲的人形这才变得正常了起来。
苟忘凡满意地伸展自己的身体,“年轻的皮囊看着就是顺眼些,从此我就是武安将军楚卿了。”
她复又看向白皎:“殿下,那两处备选之地,您要去哪里?”
“不能是赵国。”白皎早就打定了主意,“那里离孔朔太近了,说不定孔朔也早将手伸到了那里……我到底还有多少妖可信?”
“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陪在殿下身边。”苟忘凡认真道。
第241章
一日之间, 全都变了。
宿阳再一次迎来了皇帝的死亡,很快又要全城素缟。
与前两次不同,太后本就年事已高, 过世也算正常,老皇帝姬瑯年龄大了,死去好像没什么稀奇。
即便连死了两位贵人, 可是满朝文武大臣统一口径,绣衣局也齐齐出动, 即便宫中多有动荡,可算是勉强按下了城中百姓浮动的心思。然而宿阳的消息按住了, 不代表他国朝堂的消息能摁得住。
众多诸侯国可是直接把这些消息拿到朝堂上讨论的,并且为了动摇大燕的统治,他们还会将消息更广地散播出去。
流言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宿阳, 愈演愈烈, 抵挡不住。
先是质疑太后和先皇的死因,接着流传翟国地动乃是天谴, 今日, 新皇子翼和出身谭国的新晋皇太后也接连死去。
哪怕是瞎子聋子,也该意识到不对了。
沉重气氛压抑,人们步履匆匆,神情惶惶不定, 不敢在街上停留。
随之而来的是司灵告病不起,大燕太尉府也闭门谢客。
太尉本就不怎么掺和朝政了,虽然余威还在,但到底年老, 所以她闭门谢客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
相比之下,还是司灵的动向更让人不安。
司灵主管除妖事宜, 他若出了问题,那之前干得热火朝天的捉妖大事算什么?
要是司灵和妖有关联,那么他是谁任命的?当初寿宴上司灵挺身而出难道是为了做戏,皇宫始终查不出来有妖是因为贼喊捉贼?
满朝文武难道真成了瞎子和聋子,他们敢质疑皇帝被妖控制,怎么不敢质疑司灵被妖控制?就算不敢质疑司灵,为什么连指责司灵玩忽职守都做不到?
这事儿简直不能细品。
把宿阳上下的高官宗亲们品成傻子倒还好说……要是把所有人都品成妖党,那这大燕可就救不回来了。
商悯一听到皇太后也离世的消息,就知道白皎果然是要舍弃这个身份了。
但问题是,她接下来要去哪里?
商悯躲在暗处,停止喷吐魇雾,整理自己从下朝的大臣那儿得到的消息。
柳怀信照例上朝了,但是现在在宫中议事,他们要讨论什么,倒也好猜,无非是选谁做皇帝。
从柳怀信对政事的参与度来看,白皎暂时没有打算把他带在身边。
这就好办了,起码宿阳这边有柳怀信和姬麟两个妖党,不至于摸不到白皎的任何影子。
不过若想再深一步探查,只能再等等了。
商悯在隐蔽处解除身外化身,让它恢复成陶俑形态,将灵识投入赵国的本体化身之中。
……
赵国,始宁城,王宫之中。
进殿歇息的明明是一个人,为什么出来变两个人了?
赵王身边的太监小李子狐疑地盯着敛雨客,守在外面的侍卫也虎视眈眈,就差李公公一声令下把这两个贼人拿下了。
敛雨客远远对着李公公拱手:“在下失礼,这是舍妹孟玉,她自小生于山野,不懂俗世规矩,这才冒失闯入了宫中来找我,望赵王谅解。孟玉本事不逊于我,还请公公通禀,容许我带她一起去面见赵王。”
李公公脸色僵住,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直接把两个人带过去,这事儿确实不好不禀报赵王,于是他勉强点了下头,对他们说:“还请留步,稍等我片刻。”
他转头就走,边走边想这两人到底是何来历,一般的江湖客当然没能耐让赵王特意交代底下人以礼相待,毕竟赵王自己就是个不拘礼节随性至极的人。
让一个随性的王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谨慎对待,可见这敛雨客不寻常。
敛雨客是揭榜入宫的,他揭榜后直接对守在旁边的官兵道:“在下想面见赵王。”
这直来直去的说话风格给那官兵都听懵了,但这事儿他们做不了主,于是禀报给了上头的官儿。
敛雨客到了那官面前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那官员满头大汗地带着他直接入宫了。规矩不规矩的倒在其次,主要是赵王已经有了口谕,说碰见奇人异士可以直接进宫通禀免去条条框框逐级上报。
总之,这敛雨客就这么进宫了。
他面见赵王时说了什么,小李子没在旁边听着,但是他看出了赵王对此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