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糊涂了。”元慈绝望地闭上眼睛,“父亲曾经送给商悯一枚雪幽丹,一般毒奈何不了她,就算是世所罕见的剧毒,也能延长发作时间,而要延长发作时间,就不能选毒性太烈的毒,不然尝膳太监一下子就死了,那毒根本就进不到她的嘴里……”
郑显华尖叫:“商泓,你瞧瞧你干的好事!现在最后的机会也没有了!”
商泓满心苦涩,“现在后悔也晚了。”
郑显华尖叫怒骂了一阵,差一点一口气提不上来晕过去。
她扶着墙喘了一阵,仍然不想死心:“那么刺杀呢?对方总要在人前露脸的,我们可以杀了她……哪怕背负弑君之名又怎样?你可以去面见商悯,现在就进宫,以你的武力……”
“不可能。”商泓木然道,“苏归能轻而易举地杀了我,大哥若活着能跟他过一两招,但大哥也必然不是他的对手。苏归一定站在商悯那边,他与赵素尘和大哥都是旧友,不然怎么会投武?”
前前后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郑显华委顿在地,痛哭了起来。
商泓走过去将她扶起,语气柔和下来:“显华,不要哭了……此是我一人之过,商悯杀我一人就好,我这就进宫,向她请罪。”
“不行!”元慈眼睛红了,“父亲,你不能抛下我们!我们全家一起进宫请罪,你那么疼爱商悯,还曾经赠给她保命的丹药,感情做不得假,她会顾念亲情的!更何况我们的兵变还没开始,孟将军那边也没有动……商悯不会杀我们的!我们是她的血脉亲人!”
她最后一句话说的又重又急。
“不行,你们留下。”商泓不容置疑道,“我们举家进宫,她才会觉得我们是在逼迫她,她让文武百官散去……怕是在给我们认错的机会吧。”
第262章
孟永春回到自己的府中时手还在发抖。
一半是畏惧, 一半是激动。
他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他原以为武国上下但凡是明眼人,都知道一位年长的王比一位年幼的王更适合成为武国的掌舵者。天下大乱,武国的选择只要错一次, 便会遭受重大打击。
如果十二岁的商悯继承王位,武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战一触即发,局部已经有了战争, 武国并没有时间等待一位年幼的王成长。
要等待商悯长大成熟需要多久?哪怕她不是十二岁,是十八岁……不, 哪怕只是十五岁呢?哪怕只有十五岁,围绕在她身上的质疑也不会这么多, 忠顺公商泓继位的呼声也不会那么高。
谁知他竟然真的看走眼了。
商悯不是还未长成的公主,不是托身于父亲庇佑的幼虎,她是潜龙, 虽然依然在成长, 依然在蛰伏,但足以将任何敢觊觎她的虎豹统统撕碎。
孟永春怀疑这是武王临死前安排好的, 以武王的手腕, 主导这些大事并不奇怪,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无法自圆其说——苏归对商悯的态度,以及皇帝对于商悯的信重。
无论如何商溯确实已经死了,被他镇压的人会抬头, 他们愿意听商溯的,但不一定会愿意听商悯的。
然而苏归在护佑车驾时表现得顺从低调,皇帝也是万分配合,给足了新王面子。
孟永春眼光毒辣, 看出这些配合和顺从虽然有逢场作戏的成分在,但也有几分真, 甚至大部分都是真。
商悯,有能力收复苏归为自己所用。
不管她用的是什么手段,凭借的是旧日交情还是做了什么交易,做到了就是做到了,过程不需要深究。
商悯还有能力劝服皇帝继续配合她,在那样的大场面下,该说的该做的皇帝都做了。
这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商悯并不是他以为的稚子,而是一个有手腕的人,他因为她的年龄而轻视了她的手段,导致了决策失误。
作为孟家的掌舵人之一,孟永春和自己的几位长辈商量过推举谁继位,他们几乎是全部选择了商泓。
世事难料啊。
不过,还有机会……并不是全无余地了,孟家屹立三朝不倒,凭的是一鱼多吃常留后手。
孟永春思及此处,对着自己的侍者道:“去把孟晦叫来。”
很快,孟晦就被带了过来。
他惊恐地看到自己的父亲脸上竟然出现了和颜悦色的表情,这样的表情,父亲从来没有对他显露过。作为不受宠的家中庶子,他总是被父亲责骂心机深沉投机取巧。
孟晦困于家中,不知道外头已经改天换日了。他战战兢兢:“拜见父亲,父亲找儿子有何事?”
“我听人说,你前几天在小学宫被二公子套了麻袋,是吗?”孟永春语气温和。
孟晦更加惊恐,没想到连这件事情父亲都知道了。
“是……”他就要磕头认错,没想到父亲有力的大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眼中出现了只有在看大哥时才会有的期盼之情。
“他都问了什么,你都说了什么?”
孟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出情况似乎不像他想的那么糟糕,不敢有丝毫隐瞒,“二公子问我大哥为什么不去奉承他了,我最开始想要瞒过去,但是二公子很敏锐,说要去问我大哥,我见瞒不过去,就说我父亲交代大哥要好好读书……二公子瞧着对这个说辞仍有怀疑,但放过我了。”
孟永春一听,哈哈大笑,大掌猛拍孟晦的肩膀,差点把他给拍得跪在地上。
孟晦心想肩膀肯定要被爹给拍紫了,但与之相比,还是父亲的喜悦和夸赞让他更在意。
“你做了一件很好的事,下去吧。”孟永春道。
孟晦茫然地离开了书房。
孟永春一身衣服都没换,还是在大殿参加宴席时穿的官服,他骑上马也没带人,直接在大街上狂奔,一路奔到了王宫,向侍卫拱手道:“劳烦通禀!左将孟永春求见王上,有要事相告!”
没一刻钟,他就进了宫。
年轻的武王正在用膳,桌子旁一共五个人。
一位是商悯本人,一位是武国的右相大人赵素尘,正中间坐着的是皇帝姬子翼,苏归坐在武王另一侧。二公子商谦没坐椅子上,他是站椅子上的,表情欢天喜地,黏着商悯不撒手,还探着身子帮商悯夹菜。
孟永春下跪叩拜,随后下意识觉得这样的组合好像有点奇怪,又说不出来奇怪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