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天意浮沉 > 第3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7章(2 / 2)

汪直看了看左右,宫人安静立在远处,是而他小声回道,“今儿早上,皇后娘娘打发人送了盒梨花酥去丽妃娘娘宫中,那丽妃娘娘用过后便腹痛难忍……之后便是大人您此刻瞧见的结果了。”

崔羌神情淡淡,起身朝人勾唇一笑,“多谢告知,公公快些跟上罢,本官即刻便走。”

汪直附和着点头称是。

第35章

李皇后宫中御厨精心烹调的糕点,竟成了诡谲的源头。此事一出,宫中传言纷纷,顺桓帝这几日脸色铁青如同冬日里寒冰,一纸冷旨,凤仙宫失去了昔日风华,李皇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连接管六宫事务的权力也落入了王贵妃手中,李皇后如今同在冷宫别无二致。此事在宫中闹得沸沸扬扬,一时之间,墙倒众人推,李党一众官员人人自危,势力渐渐倒戈。

可好巧不巧,边疆战况传来喜报,李将军击退敌军护国有功,且边疆常年战乱不休,想要彻底安定还需大费一番周折。故朝堂之上,大肆弹劾李党的一众文官也暂时低下了头颅。

太和宫。

顺桓帝正愁眉不展,“慎安平定边疆,居功至伟,朕着实心怀感激。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氏之人犯错,朕竟不敢处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权力掌控者面前,若是有了顾虑,便是一种威胁。崔羌了然于心,他奉命前去商讨对策,是以淡淡答道,“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李将军常年手握兵权,既然值得陛下信任,那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的道理,想必将军应当会理解的。”

皇帝沉沉一叹,不赞同道,“你还是太年轻,不知人心易变。值得信任与否,是会随着境遇改变的。你可知朕为何会喊你来?”

崔羌微垂着眼,面上一派平静,“臣愚钝。”

“眼下朕不能没有慎安,正因如此,这人只会愈加强大,待权倾朝野之时,最终连朕也控制不了,终究是养虎为患。”

崔羌心中冷笑,他为你上阵杀敌,结果全家被你圈禁,此刻这皇帝担心李慎安造反倒算正常了。崔羌唇角带着不明显的笑意,那双漆黑的眼抬起来,谦恭看不出一丝锋芒。

他弯腰行礼,“臣不懂,臣只知晓,陛下安,天下才能安。臣愿做陛下的刀,当天下百姓的剑,死生不顾。”

忆往昔少年时,他也曾满怀豪情壮志……顺桓帝看着立在面前的人,目光沉沉不带一丝犹豫,他要培养出下一个李慎安,一个既能制衡王党,更要忠心不二的李慎安。

但眼下李氏之人不能有事,顺桓帝刚想拟旨解了那三人的禁令,崔羌适时开口,“若是陛下全然放任不罚,难以服众,更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最终,在权衡之下,顺桓帝只暂时解了对东宫的圈禁。

东宫。

太子殿下倚窗而坐,目光穿过层层宫墙,落在远方苍穹之上。阿兰只觉得太子殿下仿佛成了一尊沉默的雕像,除了静静地守着这座空旷的宫殿,似乎对别的事物皆提不起兴致了。她轻摇了摇头,端着药踏入殿中。

药碗轻轻置于案上,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无声的提醒。

穆翎眼神微动,旋即,将乌黑液体咽下喉咙。药香四溢,令人作呕,而他却无动于衷,只是低头默默品着这乌泱泱的苦涩。

丽妃小产的消息自然也是早传入了东宫,李皇后出事,穆翎这几日好不容易稍静下的心,似平静的河面被人丢入一颗陨石般激起了巨大浪花,让他猝不及防。

就在这时,东宫看守的禁卫突然被撤了下去,穆翎见到了汪直。

得知父皇解了对自己的禁令,穆翎苍白面上仿佛乌云退去,罕见的染上了点愉悦,人也精神了一瞬。

这些日子里,太子殿下身子骨日渐虚弱,他的心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日复一日,药香弥漫。

东宫里的老嬷嬷时常见太子殿下一人独自立在窗前或庭院之中,时而凝视着窗外的云卷云舒,时而轻抚着石桌上的精致茶杯。清瘦身影孤独而沉重,似乎连寒冷空气都被他所沾染,变得沉闷而压抑。尽管阿兰时时在旁侯候着,也掩盖不了太子殿下给人的那种孤寂之感。

何曾几时,东宫那个看似无忧无虑整日叽叽喳喳的少年已经不见了,现在有的,只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太子殿下……

此刻,午后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棂,斑驳陆离地洒在他瘦弱肩上,穆翎跪地接旨,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父皇只解了孤的禁令?”

汪直朝起身后的穆翎低头行礼道,“这圣旨上怎么写的,奴才便是如何念的,殿下无须多问奴才,奴才也只是奉命行事。”

不是说舅舅护国有功吗?穆翎眼中的希冀,一点点冷却下来,如同被寒风吹过的烛火,短暂明亮后瞬间恢复黯淡。

东宫圈禁解除后,他去求见顺桓帝,可他的父皇却对他避而不见,连着好几次都见不到,是傻子也能看出来顺桓帝的心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