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天宇开霁 > 天宇开霁 第15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天宇开霁 第158节(1 / 2)

(' 既然秘诀如此有效,华瑶也放下了顾虑。她过目不忘,很快就把《武学七道》的后半部分背了下来。

此书说明了“上三道”与“中一道”的练气运力之诀窍,也指出了这四道所对应的弱点,华瑶身边的武将几乎都属于这四道,为了保护他们,华瑶便把描述弱点的那几页全撕了,扔进香炉里烧掉。

此书的意图,大概是惩恶扬善,丝毫不提“下三道”如何修炼,还记载了对付“下三道”的策略,确实拓宽了华瑶的思路。只可惜,地狱道的相关章节又缺失了,徒留几张破旧的、泛黄的残页。

华瑶偏不信邪。

她拆开书封,里里外外地检查一遍,仍未找到任何关于地狱道的蛛丝马迹,但她发现了书封内侧的一处私章印记,朱雀展翅的形状,红喙金羽,历久弥新,她对此十分熟悉——这是兴平帝麾下第一大将的私章。

兴平帝是华瑶的曾祖母。

曾祖母麾下第一大将,乃是一位身高八尺的魁梧女人。她身披金丝甲,手持银环刀,民间称其为“金甲将军”。

华瑶很小的时候,偶然听闻金甲将军的事迹,心底涌起一股崇敬之情,太后就送了她一副金甲将军的画作。

说实话,那幅画不太好看,名为“麻雀啄食”,却把麻雀画成一坨黑,笔锋粗糙而浑厚,展现出狂野的风格,华瑶根本看不懂。

金甲将军的私章,倒是给华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私章印记,就是整幅画上,唯一让她觉得好看的东西。

现如今,再看这本《武学七道》,难道是金甲将军的著作吗?这也是说得通的。金甲将军的武功出神入化,远超当世一切武学宗师,而且她的平生之志也确实是惩恶扬善,她还自创了一条格言:“吾乃凡人,无奈凡人,为人为仁,难舍难分。”

正是因为兴平帝、金甲将军……以及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开创出流传千古的“兴平之治”。

华瑶的心中荡起一阵慷慨之情。她合上书页,脚步轻快地走出书房,恰好遇到了前来报信的白其姝。

白其姝含笑道:“殿下的心情很好啊。”

华瑶牵住她的左手:“确实还可以,我正想和你说,我找到了一本秘籍,书中有几条口诀,都是练气运力的法门,我已经试过了,成效显著,你要不要也试一试?”

她们的周围是一片茂密竹林,夕阳乱筛竹影,石子路侧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淙淙地流动着,水面上波光流连,映照着她们二人的倒影。

白其姝忽然上前一步,与华瑶的距离近在咫尺。她说话的嗓音很轻,比流水声更浅:“适合您的修炼口诀,不一定适合我。我启蒙太晚了,调息运气的方法还是我自创的,后来就练了一身杂七杂八的功夫……我行走江湖,既要用剑,也要用毒,单靠武功是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的。”

华瑶原先就察觉到了,白其姝的武功很独特,她的剑法诡异又灵活,乃是华瑶生平见所未见。

华瑶真没想到,白其姝的习武之路竟然如此艰难。

说来奇怪,白其姝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天资聪颖,根骨绝佳,自幼就应该有名师辅导。往前推个二十年,也就是白其姝小时候,白家的家主雷厉风行,治家经商的手段又很高超,白其姝作为家主的孙女,诞生之初便能显现习武的根骨,家主对她必定十分器重。她又怎会沦落到自创内功的地步?

调息运气的方法,乃是习武的根基所在,直接决定了内功的深浅,而且要从年幼时练起,稳扎稳打,才能一点一点地提升起来。

白其姝的内功并不出众,原是因为她小时候过得太苦吗?

白其姝的身世真是一个未解之谜。

华瑶目不转睛地盯着白其姝,白其姝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

华瑶并未追问,还说:“你为我出生入死,我自然明白你的苦心。我曾经说过,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为你撑腰的。”

白其姝的手腕还被华瑶握着,她的掌心微微地出汗了,这一时之间,她竟然无话可讲。过了片刻,她才说:“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对您坦白的。”

心跳声咚咚地响起来,过往的遭遇让她极度愤怒,可是华瑶的安慰又让她平静,她笑着转移话题:“请您把练武的口诀传授给我吧。”

华瑶很大方地分享了“正元道”、“太极道”、“浮沉道”的口诀,奇怪的是,这三种口诀,竟然没有一个适用于白其姝。

华瑶暗自惊讶,白其姝倒是一副早有预料的表情。

华瑶不禁怀疑起《武学七道》的适用范围,想来也是,如果《武学七道》的作者真是金甲将军,那这本书大概创作于一百年前,显然,金甲将军落后于时代了。武功秘籍也应该与时俱进。

华瑶不再多虑。她牵着白其姝,在竹林小道上不慌不忙地走着,竹林的尽头是一道洒金朱红垂花门,秦三腰悬长刀,正站在门边。

秦三也才刚到不久。大概半个时辰之前,她接到了华瑶的命令,便从校场赶了过来。

临近园林之时,秦三隐约听见华瑶和白其姝正在谈论武功秘诀。

秦三的武功已入化境,在武学上也是颇有自信的,她顺口一问:“您方才说的口诀,很难吗?您要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跟我说说吧,我也很想替您分忧。”

华瑶与白其姝对视一眼,又转头去看秦三。

华瑶依旧很大方、很坦荡地把“正元道”的口诀传授给了秦三。

这口诀简便易行,还有无穷奥妙,秦三初试之下,四肢百骸的真气运转舒畅,心境也平和了许多,此时若是打坐入定,必然大有收获。

秦三感慨道:“您的口诀,真是厉害极了,特别适合潜心静修,伤后疗愈的效果也很好……”她抱拳行礼:“多谢殿下指教。”

华瑶点了一下头。她忽然想起来,六天前的那个夜晚,她在屋顶上竭尽全力砍杀刺客,濒临气衰力竭之境,休养了好几天也没痊愈。今天下午,她在书房依照口诀调息运气,所有症状都在不知不觉间减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机缘吗?

短短六天之间

,华瑶的武功提升了一截。

华瑶压下心头的喜悦,领着秦三和白其姝赶赴军营。

*

酉时三刻,天已将近黄昏。

宛城衙门的议事厅内,琉璃宫灯高高地悬挂在半空,四面八方烛火交织,明亮如昼,十几位宛城官员正坐在灯下,交头接耳地低声说着话,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心里却都在盼望华瑶尽快出现。

宛城总兵官崔纬,竟然高居上位。他的背后站着二十位武功高手,他自身的武功也是非同凡响。他的双掌各握着四枚铜球,这铜球极为沉重,他却能用一根手指轻易地挑起铜球,稳稳地停留在指端。

众多文官还在窃窃私语,崔纬发话道:“在座的各位,莫急,公主快来了。”

崔纬与华瑶僵持多日,华瑶略占上风。崔纬按兵不动,只等华瑶大举进攻,然而就在两天前,华瑶要与他和谈,他怀疑其中有诈,和谈的地点被他定在了宛城衙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