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天宇开霁 > 天宇开霁 第1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天宇开霁 第176节(2 / 2)

华瑶记得,当朝太傅对她说过,天下大事,共有七件,铨选、处分、财赋、典礼、人命、狱讼、工程。

这七件大事的每一件,都与货币密切相关。

华瑶已经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她便会指派官员、委派任务,修建铸币厂、锻造铸币机器,尽量在三年内重铸货币,推广发行新版货币,联合票号、钱庄、当铺、账局,掌控天下财政。

如此一来,她赏给文武百官的财物,也无非是从她的一个口袋,转向了另一个口袋。

华瑶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她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华瑶感叹道:“秦州和康州的局势也是相似的,耕地荒废、工匠短缺,本地劳力不足,物产也不足。我准许凉州、岱州与秦州通商,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

事已至此,沈希仪不吐不快:“殿下,请您千万注意防范凉州。您与凉州结盟之后,凉州的矿产运到了秦州,秦州的钱财也送到了凉州。”

华瑶与凉州结盟之后,凉州、秦州互通有无。

凉州商船运来了不少货物。他们把盐、铁、铜、煤交给华瑶,剩余的烟叶、茶叶、牲畜、药材拿去秦州的市场上售卖。秦州人也很欢迎他们,他们的货物往往不到三天就卖光了。而且,他们只收白银,不收银币和铜币。

华瑶若有所思。她对凉州有些忌惮,但她很少会显露出来。

经过一番考虑,华瑶从容开口:“你们不用担心了,我自有计较。启明军开垦了数万亩荒田,小麦和水稻都快熟了,土芋的长势也不错。秦州的土地远比凉州肥沃,今年秋天,秦州一定有大丰收,各地粮仓都能装满了,至于各类药材,我也会陆续补齐。我们有钱、有粮、有兵、有名望,威振四方,无人敢挡。”

金曼苓、沈希仪、白其姝三人纷纷称是。

白其姝还说:“那七个文官下场凄惨,秦州的读书人也该知道,殿下早已赢得了民心,效忠殿下,便是顺应民心,晾他们也不敢造次。如今政局平定了,粮食也快丰收了,启明军势不可挡,真是喜上加喜。”

华瑶随口回应:“确实。”

接下来,华瑶命令金曼苓草拟一份文章,详述如何改进货币,二十天后交给她,又命令白其姝密切关注宛城的票号、钱庄、当铺、账局,近来宛城的贸易频繁,外地商队、本地富户的缴税记录都是不容有失的。

金曼苓领命告退。

白其姝依然站在原地。

等到金曼苓的身影彻底消失,白其姝才说:“殿下亲自召见商人,这对商人来说,真是前所未有的恩宠,他们死心塌地拥护殿下,宛城商会的会长托我转告您,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和儿子献给您,求您收留他的一双儿女,这一双儿女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听见白其姝的话,华瑶心里十分震惊,面上仍是淡然处之:“有多美?”

白其姝诚实地说:“也就还好吧。”

华瑶对美人没什么兴趣,也没见过比谢云潇更美的人。她原本还有些好奇,白其姝话音落后,她一点也不好奇了。

而且,平民百姓将她奉为神明,她也要展现自己的神性。

现如今,风流浪荡的名声,她是完全不想要的。

谢云潇出兵岱州期间,表哥多次邀请她深夜相见,她一概回绝,甚至严厉地批评了表哥。

她不禁暗暗地夸奖自己,她真是行得端、坐得正,威风八面,两袖清风,简直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全天下最有风度、最有德行的公主。

华瑶沉默了一瞬。片刻后,她才吩咐道:“你帮我谢绝吧,我勤于政事,无心玩乐。这一次就算了,我不追究,下一次,谁敢这么做,我一定会严惩他。”

白其姝道:“我明白了,殿下英明。”

言罢,白其姝也告退了。

这一间包厢之内,只剩下华瑶与沈希仪两个人。

华瑶拿起一只茶杯,亲手为沈希仪倒了一杯茶。

沈希仪毕恭毕敬:“多谢殿下抬爱。”

言罢,沈希仪端起茶杯,连口气都不带喘的,仰头把茶水一饮而尽。

华瑶坐在桌边,饶有兴致地打量她。

沈希仪似乎有些忐忑不安。她很少与华瑶独处,尤其还是在狭窄的包厢里。窗帘合拢了,光线更加暗淡了,她低着头,不再与华瑶四目相对。

华瑶突然问她:“你和方谨,究竟是什么关系?”

沈希仪呼吸一顿,却没回答。

华瑶缓声道:“你也知道,我很器重你。你才学渊博,性格坚韧,方方面面正合我意。将来我登基了,我会封你为左丞相,你的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的名声也会流芳百世、传颂千古。”

沈希仪抬起头来,只见华瑶目光灼灼,正凝视着自己。她反问道:“殿下为何突然问起我与方谨的关系?难道殿下又对我起了疑心吗?”

华瑶对她笑了一下:“恰恰相反,本宫正想重用你,便给你一个坦诚的机会。”

沈希仪思虑再三,终于吐露道:“我的家乡在朱原,我出身寒门,父亲是衙门的师爷,母亲是江湖卖艺人,也会使些三脚猫功夫。母亲嫁给父亲以后,便不再出门卖艺,我是家中独女……”

华瑶道:“你的父母,必定对你寄予厚望。”

沈希仪道:“诚如殿下所言,父母省吃俭用,只为供我上学。我两岁启蒙,三岁读书,六岁时,能写诗词歌赋,也能解算术经义。”

华瑶并不惊讶。华瑶幼时早慧,文武双全,她开悟的年龄,甚至比沈希仪更早一些。

沈希仪接下来的话,倒是超出华瑶的意料之外。

沈希仪的情绪没有一丝起伏,只是在就事论事:“我年少时,去私塾上学,同窗常常捉弄我。他们把我的书包剪烂,往我的衣服上泼尿水……”

华瑶十分诧异:“尿水?”

沈希仪若无其事:“他们的父母有财有势,老师也不愿意管教他们。人之初,性本恶,缺乏管教的少年,大抵如此,与禽兽一般无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