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天宇开霁 > 天宇开霁 第28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天宇开霁 第287节(1 / 2)

(' 匕首悬停在空气之中,刀锋一亮,华瑶打算杀了岳扶疏。

岳扶疏一口气没喘过去,又记起自己当年在秦州收税,把农户留存的种子全部收了上来,逼得农户上吊自尽。秦州要给朝廷缴纳税粮,还要供养晋明吃穿用度,负担深重,而他一心一意伺候晋明,就算尽到了为人臣子的本分……他心里是这么想的,眼角却流下泪水。

泪眼模糊之时,窗前昏黄光影乱闪,他隐约看见一个高大身影,戚归禾!他猛然想到了这个名字。他和晋明一起害死了名叫“戚归禾”的武将,那一道影子越来越近,烟雾翻腾缭绕,回忆浮动闪变,恐惧一点点吞噬着他,他大叫出声:“啊啊!”

他尖叫道:“啊……不是我杀的,是晋明!!”

话没说完,岳扶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岳扶疏竟然活活吓死了。他看到了什么?华瑶想不明白。她推开窗户,向外一看,街上人潮涌动。今日是中元节,依照吴州风俗习惯,午时过后,绣城百姓开始舞狮、扬幡、诵经、游城隍。

谢云潇恰好从门外走进来。他看见岳扶疏魂断气绝,他提醒道:“岳扶疏已经离世了。”

街上传来诵经声,华瑶喃喃道:“是啊,岳扶疏死了,我替你大哥报过仇了。”

谢云潇沉默了一会儿。晋明和岳扶疏都死了,晋明余党消失殆尽,仇怨停息,谢云潇依然记得戚归禾深受重伤的种种细节。

华瑶轻声问:“你想如何处置岳扶疏的尸体?”

“人死债消,”谢云潇低声回答,“把他火化了,入土为安,血海深仇终有了结。”

华瑶牵住谢云潇的右手,谢云潇反扣她的掌心,他们二人的十指紧密相扣。

华瑶看着他的双眼,他全神贯注凝视她,她认真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当天下午,镇抚司高手把岳扶疏的尸体火化了,埋到了绣城郊外乱葬岗。此地空旷寂寥,寒鸦满树,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一处人烟。

次日华瑶改道去了吴州首府丹芝。她在此地停留三日,打开了东无遗留的几座私库,运出黄金白银,总计价值二十万两。她又命令丹芝衙门严查拐卖人口、贩卖毒烟的恶行。

绣城官府早已把走失人口统计出来,上报给了朝廷。根据这些人的姓名、画像、籍贯,丹芝衙门解救出来三十多人,由镇抚司护送,全部顺利返回家乡。此外,丹芝衙门彻查全城,销毁毒烟六百多斤。

华瑶此次下江南,算是告一段落。她亲自押送金银财宝,安安稳稳回到了京城。

京城仍是一片风平浪静,官场上却流传出一些奇闻。中元节休沐尚未结束,户部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提前开工,只因华瑶从吴州带回来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全部充入了国库。吴州本地人都没听见一点风声,数额如此巨大的一笔横财,并非民脂民膏,又是从何而来呢?难道是鬼神恩赐吗?众臣不敢议论,只能加倍小心做好自己份内之事。

明年便是天成元年,依照惯例,华瑶会在今年冬天之前,册封功臣。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各方势力都会有所变动。

众臣忐忑不安等待了一段时日,总归等来了华瑶的旨意。

昭宁二十七年八月四日,华瑶册封秦三为护国将军,加封侯爵,统辖沧州军营;许敬安为骠骑将军,加封伯爵,协理镇国将军掌管凉州军营;祝怀宁为京城车骑将军,加封伯爵,同时追封已故的戚归禾为上军大将军,孔元青为南中大将军,其余武官功绩不如这几人,各自也得到了丰厚封赏。

华瑶废除了司礼监对奏章的批红权。由此,内阁成为最高级别辅政机构。内阁首辅金曼苓权势更

甚,杜兰泽更受华瑶器重,朝廷众臣私下议论,都说金曼苓位同宰相,杜兰泽位同副相。虽然金曼苓职权远不如唐宋时期的宰相,却也让众臣钦羡不已。

第257章 岂止以 “我在看你眼里的月光。”……

转眼已是八月中旬,中秋节将近,朝臣又要迎来七天假期。

如今全国太平安定,北方各省粮仓丰足,全部做好了过冬准备。西南战事结束了,东南海寇不再侵扰海港城镇,国库充盈,粮价平稳,京城节日气氛比往年更浓厚。

华瑶的心情也很不错。她正坐在文渊阁里,与金曼苓、赵文焕、沈希仪、杜兰泽一同商量新式学堂章程。

议事完毕,赵文焕、沈希仪、金曼苓告退了,杜兰泽仍然坐在座位上。

此时正是晌午时分,天光明亮,华瑶从衣袖中取出一只平安符,约有半个巴掌大小,光滑布面上刺绣着八瓣莲花。

华瑶把平安符递给杜兰泽:“我从宝山寺求来了平安符,请师太开过光了,送给你。宝山寺香火鼎盛,人人都说这里的平安符是很灵验的。”

杜兰泽微微一笑:“承蒙陛下厚爱,我此生报答不尽。”

她抬起指尖,轻抚一瓣莲花纹。

“你最近是不是又瘦了一些?”华瑶握住杜兰泽的手腕,“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杜兰泽抓紧平安符,脸上神色不变:“天气转凉,我向来畏寒怕冷,近日胃口也不太好,瘦了几斤,尚无大碍,有劳陛下牵挂。”

华瑶半信半疑:“是吗?”

杜兰泽点了一下头:“您与我既是君臣,更是至交知己,我怎敢欺瞒您?您若是相信我,就请不要再担心了。”

华瑶仔细观察杜兰泽的神色,轻轻按住了她的脉搏。

华瑶曾经学过诊脉技巧,略懂医术。杜兰泽的脉象还算平稳,华瑶也查不出什么大问题。

平安符仍在杜兰泽手心里。她反复把玩了一会儿,又把平安符挂在了自己的腰带上。她的腰带是一条绯红锦缎,与平安符上莲花图案相衬。

华瑶思索片刻,开口道:“对了,我正想告诉你,我打算命令大理寺重审旧案,还你们琅琊王氏一个清白。你父母蒙受多年冤屈,朝廷亏待了他们,我可以为他们翻案了。”

杜兰泽抬起头来:“陛下……”

华瑶伸手去试了一下杜兰泽怀里的暖炉,炉火正旺,杜兰泽并未受凉。华瑶松了一口气:“怎么了?”

紫金铜炉里炭火微红,铜炉底部已有一层灰白浮尘。淡淡烟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漂浮不定。人这一生,也像是一块木炭,燃烧过,闪亮过,就要化作烟灰了。杜兰泽正想得出神,华瑶又喊了她一声:“你怎么了?”

杜兰泽回过神来:“您还没有正式废除贱籍,朝廷也在改革官制,现在并不是重审旧案的最好时机。”

华瑶端起茶壶,倒了一杯水:“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杜兰泽轻声说:“天成四年之后。”

华瑶把瓷杯推到了她面前:“你深明大义,把国事放在第一位,你的苦衷我都明白,可你还要再等上四年……”

杜兰泽从华瑶手里接过瓷杯。茶水温热,她抿了一口,尝到了枸杞、红枣、人参、当归的味道。她明白华瑶特意为她准备了药茶,此茶功效显著,可以温补气血,调养元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