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味中,沈恪思也忍不住感叹了起来:“这油盐蒸黄脚立很美味。” 跟平时吃的蒸鱼不同,这道油盐蒸黄脚立上面并没有淋酱油。 而是在旁边放上几小碟蘸料,吃鱼的时候如果觉得淡可以蘸着吃。 鱼肉鲜嫩细滑,再蘸上那特制的蘸料,简直要鲜掉眉毛了。 沈华筝也夹起一块鱼肉,点了点蘸碟里的豉油,送入口中。 黄脚立是棉州县那边送年礼的时候一起送过来的,这种鱼的特点就是油脂丰富,肉质嫩滑,还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油盐蒸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鱼肉的鲜味。 为了做这道油盐蒸黄脚立,沈华筝还特地把它们“痩养”了几天。 这道菜的成败在于两点,一是鱼肉的新鲜程度,二是火候。 蒸鱼的时候要用大火,利用足够的水蒸气,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鱼肉蒸熟。 但是火候又必须把握好,如果蒸得不够火候,鱼肉就会有腥味。 若是蒸得太过了,肉质又会变老,吃起来便没那么嫩滑。 如果把鱼肉吃完,见到鱼骨中间能够见到一缕未曾凝固的血丝,那就是火候刚刚好的标志。 沈华筝咀嚼着口中的鱼肉,好吃得微微眯了眯眼,火候刚刚好。 由于烹制的过程中加入了陈皮,使得鱼肉中的鲜甜滋味更加突出,同时还带来一丝陈皮特有回甘和醇厚之感。 细细品味,来自海洋的鲜味一点点释放了出来,和清新的果香交织在一处。 甘醇鲜甜的滋味一点点渗透到舌尖之上,慢慢化成一种轻盈如诗的鲜美滋味。 形成一种独特又愉悦的味觉体验,让人一尝难忘。 沈恪庭:“鱼肉鲜嫩爽滑,还带着一股果香,确实美味。” 听到儿子们的话,沈昭年也夹起一块鱼肉细细品尝了起来。 他感受着唇齿间那股极致的鲜美:“筝儿,这里面加了什么,为什么这么香?” 沈华筝咽下口中的鱼肉,笑道:“爹,这油盐蒸黄脚立虽然不加酱油,但我已经提前用油盐和陈皮腌过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在腌制之前,鱼肉还用山楂水泡过。” 在烹煮之前,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沈华筝先在山楂水中加入葱,把已经清洗干净的鱼肉放进去浸泡去腥。 然后又在一个碗里加入适量的盐和花生油,又加入一些陈皮,做成腌料。 为了让鱼肉吃起来更香,沈华筝加入的是生花生油,而不是熟花生油。 这样蒸熟后,鱼肉的香味会更加浓郁。 把鱼身上的水分擦干,然后再把腌料均匀地涂满鱼身内外,就可以放入锅中蒸了。 蒸鱼的时候要用筷子托起鱼身,这样可以保证上下能够蒸均匀了。 出锅后,再淋上热鸡油增香。 正是陈皮和花生油,鸡油的加入,让这道菜中的鱼肉鲜上加鲜,还添了几分肥美。 沈恪庭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难怪尝到了果香。” 难怪在吃鱼肉的时候,总觉得肉里似乎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山楂味,还有一股清新的柑橘香气。 周氏也吃了一块鱼肉:“这豉油跟普通的豉油也不一样,味道香很多。用这个蘸着鱼肉吃,鱼肉鲜嫩之余,还带着一股甘甜之感。简直是一流。” 沈恪庭:“确实,这鱼肉虽然鲜美,可蘸着蘸料吃和不蘸蘸料还是有所不同的。” 他还尝了一块没有蘸豉油的鱼肉,但那吃起来的口感完全不同。 还是蘸上豉油好吃一些。 特制的豉油咸鲜诱人,以最大的程度把鱼肉里的鲜味激发出来,让其口感更加鲜甜怡人。 咽下后,仍有余香绕齿,鲜味绵长。 沈华筝有些惊讶,没想到她爹娘和哥哥的味觉都这么厉害。 “娘您可真厉害,这豉油里面还加了鲫鱼用慢火熬制而成的浓汁。” 周氏笑道:“还是我闺女厉害,娘哪里厉害了。” 就算她能够尝出这豉油的不同,不也是被女儿那精湛的厨艺给养出来的吗? 真要论起厉害的人,该是筝儿才对。 第384章 假期当然要享受啦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ù?????n?Ⅱ??????????c???м?则?为?屾?寨?站?点 沈昭年满脸自豪:“没错,我闺女最厉害了。不管什么吃食,只要换一种做法,立刻又会变成口感截然不同的美味。” 席间众人也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沈华筝笑了笑,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食物的魅力大约就在于轻描淡写间不经意的碰撞,总能产生意外的火花。 看似随意的组合,却往往能够造就灵魂美味。 众人都在喜滋滋地吃着油盐蒸黄脚立,沉浸在那嫩滑,鲜甜至美的滋味中难以自拔。 沈恪恒却津津有味地吃着油焗蟹,虽然爹娘和筝儿他们都说鱼肉很好吃,可他还是有些担心。 万一又有鱼刺卡喉咙呢?? 还是先吃蟹肉吧。 他用筷子挑起澄黄柔滑的蟹膏,送入口中。 蟹膏是半流质的,看起来像是流沙的咸蛋黄。 但是一入口,立刻就能够感受到那种跟咸蛋黄迥异的顺滑和鲜甜口感。 蟹肉肥美,肉质弹嫩。 脂香肉嫩,实在是太好吃了。 沈家众人一边吃着桌上的菜肴,一边聊着家常,气氛十分温馨融洽。 饭后,丫鬟们将桌上的碗筷撤下,又把准备好的甜点呈了上来。 众人惊讶地看着一个个端到自己面前的碗,里面盛着一个个胖乎乎,柔软可爱的汤圆。 春节期间吃汤圆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这碗里的汤圆竟是五颜六色的。 ”筝儿,这汤圆为什么是彩色的?是不是里面包的馅也不一样。“ ”没错,不同颜色的汤圆里面都包着不同的馅料。” 沈华筝笑眯眯地指着碗里各种不同颜色的汤圆介绍道—— “不同颜色的汤圆里面包的馅是不同的。白色带着黄色条纹的是流沙汤圆,浅黄色的是南瓜汤圆,紫色的是紫薯汤圆,白色的是芝麻汤圆。” 沈恪恒看了看碗里软糯的白团子:”筝儿,流沙汤圆就跟流沙包一样吗?“ 沈华筝:”对,算是流沙包的缩小版。不过相比起流沙包,我觉得汤圆的糯米皮跟里面的流沙馅更搭一些。” 听到这话,沈恪恒的眼睛都亮了。 他最喜欢吃流沙包了,一口咬下去,里面金灿灿的馅料就流了出来,口感沙沙的。 按照筝儿的说法,这流沙汤圆可比流沙包还好吃。 如果是真的,那他至少得吃上两碗才行。 嘿嘿嘿~~ 沈华筝看向众人:“你们尝尝这汤圆的味道怎么样。” 沈家人一口应下:“好好好,我们这就尝。” 春节期间本就该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何况这汤圆还是五彩缤纷的。 光是瞧着便觉得寓意极好。 沈昭年拿起调羹,舀起一个黑芝麻汤圆,吹了几下,就往口中送。 牙齿刚咬开软糯的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