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的。 这问题也不好回答。 陛下问的可不只是筝儿如何看待闫颜应不应该在军中任职一事,不管筝儿给出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答案,后面肯定还有其他问题在等着。 如果筝儿说闫颜不应该在西南军中任职,那么势必要给出一个能够说服陛下和朝臣们的答案。 如果她回答的是应该,那就更麻烦了…… 陛下肯定会追问筝儿,闫颜该在军中任什么职务。 武将们看着缓缓出列的沈华筝,心里有些紧张。 他们早就猜到陛下会问其他臣子这个问题,可万万没想到陛下会挑这位小沈大人来回答。 这位小沈大人虽然挺厉害的,可说到底,年纪和阅历就摆在那。 她涉猎的应该也只是农事方面的事务吧,打仗的事情她懂吗? 这么一个小女娃,真的明白闫颜对于西南军的重要性吗? 只有闫大将军依旧淡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情绪没有太大的起伏。 李御史等人的心也提了起来,他们不知道沈华筝会赞成还是反对。 他们嘴上不敢说,可私心里是希望沈华筝能够反对的。 毕竟闫颜再勇猛,也只是一个女子。 若真以此番闫颜立下的战功,让她在西南军中任职,怕是得给她一个将军当。 大梁可没有让女子当将军的先例。 有了沈华筝这个先例就够了,不必有太多。 想到女子通常心眼不大,嫉妒心也比较强,御史们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如果沈华筝不愿意给其他女子站在金銮殿上的机会,肯定会对武将们的请求提出反对。 如果沈华筝愿意站出去跟那些武将抗衡,她身后那些人肯定也会帮腔。 沈华筝身后的人可不少,可以说几乎所有文臣都站在她那边了。 御史们越想越觉得有道理,顿时都激动了起来。 如果文臣都一条心,他们人多势众。那帮武将就是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闫颜也不可能成为西南军将领。 网?阯?发?布?Y?e???f?ù?????n???????????﹒??????? 虽然目不斜视,可沈华筝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金銮殿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陛下,臣赞同宋大人的提议。” 刚才还在想当然的李御史等人都瞪大了眼睛,沈华筝居然不反对? 为什么跟预想的不一样? 景宁帝微微挑眉:“沈卿何出此言?” 沈华筝神情严肃:“陛下,闫大姑娘建功无数,乃我大梁奇女子之典范,胜过世间许多男子。若不是她带领着西南军将士们进攻东夷,震慑西南诸国,怕是还会出乱子。” 众臣皆低头不语,心中却对这番话深表同意。 就连一向眼高于顶,习惯性看低女子的李御史也不得不承认闫颜的军事才能。 东夷一直暗搓搓地搞事,还试图跟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大梁。 西南除了东夷,还有其他虎视眈眈的国家。 如果这一次不是闫颜抢在西南诸国联合起兵之前,领着大军踏平东夷,西南怕是会出大乱。 他们都知道,沈华筝的这一番话不过是在陈述事实罢了。 景宁帝:“那沈卿认为,闫颜应该在西南军中任何职务?” 周太师跟沈昭年等人都皱了皱眉头,果然如此。 沈华筝想了想:“闫大姑娘忠勇,臣恳请陛下给她一个机会,任命她为将军。让闫大姑娘在军中展现其才华,继续为大梁效力。" 金銮殿内众人皆是一惊,这沈华筝居然一开口就是让闫颜当将军。 就连武将们也被吓到了,这小沈大人果然与众不同。 就算之前就已经想好让闫颜在军中任职,可他们也不敢一上来就帮着闫颜跟陛下要将军当啊。 到底是周太师的外孙女,说话底气就是足。 景宁帝笑道:“可是,闫颜可是女子。沈卿,她与你的情况不同。军中都是男儿,怎可让一介女子领兵?” 李御史等人不由得心中一喜,太好了。 陛下这回总算是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只要陛下不松口,那些人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估计闫颜也当不了将军。 沈华筝聪明是聪明,可还是太嫩了,不懂得揣摩陛下的心思。 容得下女子为上林署令的帝王,可不一定容得下一个女将军。 这下除了周太师一伙,闫大将军等人也忍不住为沈华筝担忧了起来。 莫栀山眼中闪过一抹隐晦的神色,很快恢复了平静。 沈华筝不急不缓:“正是因为闫大姑娘是女子,陛下才更应该让她以将军的身份镇守西南边境。好让诸国知道,我大梁女子尚且如此勇猛,何况男子乎。” “哈哈哈!”景宁帝忍不住赞道:“说得好!” 好一句“我大梁女子尚且如此勇猛,何况男子乎。” 大梁子民,就该有如此气势。 殿内众臣也震撼无比,他们没料到沈华筝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不同于其他人的震撼,李御史等人先是震惊,旋即便是失望。 周太师和沈家父子都松了一口气,还是筝儿聪明。 三言两语就把闫颜进入军中任职一事跟整个大梁的国威给联系起来。 如此一来,便不会出错了。 莫栀山微微一怔,很快又垂下眸中,敛去眼中的神色。 一旁的姜阁老把他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在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刚才景宁帝的话一出口,众人便明白他是同意了沈华筝的请求。 继出现第一个入仕的女子之后,大梁又将迎来建朝以来的第一个女将军。 果然如他们所料—— 景宁帝看向其他的臣子:“朕欲封闫颜为大梁第一个女将军,众卿有何意见?“ 武将自然没有意见,这简直就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刚才还担心小沈大人会乱讲话,没想到她是友军。 三两句就让陛下同意让闫颜的军中任职,还是大梁的第一个女将军!! 至于文臣们,他们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事他们本就不敢有太多意见,万一武将们不干了,连边境也不守了,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既然陛下也同意了,那便由着他们吧。 反正那闫大姑娘确实是将帅之才。 众臣齐齐上前跪下:“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第532章 又是一家祖坟冒青烟的 这一次早朝又是在吵吵闹闹中结束的,朝臣们吵归吵,但基本上提出来商议的各项事宜都已经定下来了。 其中最让人在意的,就是闫颜的封赏和对东夷的处理。 在商量完西南军将领的各种封赏之后,关于“到底要让东夷当大梁的附属国,还是直接把它并入西南”这个问题又被拎了出来。 在前一个问题保持沉默的文臣们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一个个都还是坚持刚才的意见。 吵来吵去,最后还是由景宁帝一锤定音,就让东夷成为大梁的附属国。 皇帝都已经开口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