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退下,让朕来 > 分卷阅读12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02(1 / 1)

,那还是头一遭。 秦礼以为年轻气盛的主公可能要跟自己辩论几个回合,孰料她认真思索一番。 “额——公肃这话也有道理!” 她的想法确实有些不合时宜。 但是—— “这个点子超级棒的!就这么不用也太浪费了!”她泄气般坐在自己位置,肩膀也垮了下来,口中嘟嘟囔囔不断,“如今有好多女子刚出了月子,肚子里又怀上了。上一个孩子喝不到有营养的奶水,肚子里的孩子也得不到滋养,供养孩子的母体也憔悴。你们说,年初生一个,年尾生一个,一年生两个却瘦得比猫仔小,孩子怎么养得活呢?” “这都还是坐胎比较稳的,孩子能在母体待到足月出生,那些坐胎不稳的呢?怀上了小产,怀上了再小产,妇人一辈子怀孕几十回,生下十几个,最后长大三五个!” “如此,实在是残忍!” “既然怎么生都是活三五个,为何不能让她们只怀三五次,生三五次,少受一些苦痛呢?当然,我也知道幼儿易夭折,生那么多也是为了保证能有足够的孩子长大。” “但是——” “终究是有些不忍。” 说着,沈棠那双杏眸隐约有些泪意。 白素神色动容,她走南闯北那些年,见识自然又多又杂,主公说的那些在乡村都是常态。林风几个未婚的对此了解不多,闻言皆是瞪大双目,眼底隐约泛起些许恐惧。 顾池:“……” 他不合时宜地想起某些内容。 主公曾经说过,从前有一间屋子,有人想拆了窗户增加采光,屋内其他人不允许,这人又提议拆掉屋顶,然后其他人同意了拆窗户。现在,主公就在他面前捅屋顶—— 营帐又陷入了沉默。 直到褚曜叹气,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主公收回国玺之后,可有查看?” 正入戏的沈棠肩膀一僵:“啊?” 褚曜道:“即便吾等支持主公此举,国玺内的国运也不支持。此前朝黎关守城,为了保住城池不失,能打的都打光了……” 还包括自家主公的私库。 那笔天价负债不知要还几年。 营帐众人听到褚曜“釜底抽薪”之言,暗中皆松了口气。如果可以,他们也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跟自家主公产生矛盾。正如秦礼说的那样,这个提议,它太不合时宜了! 人丁少,挡不住敌人。 不让庶民生,相当于剥夺庶民壮大家庭的权利,别说男人要闹,女人也要闹的。 庶民,特别是有自耕田的庶民,他们需要更多的人丁一起开荒种田,如此才能吃饱肚子活下去。村落与村落,庶民与庶民,甚至会因为一条路、一口井的归属而打斗。 哪个村人少,哪家人丁少,他们的田、他们的井、他们的路就会被人强行占走。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y?e?不?是???f?ū?????n??????Ⅱ????????ò???则?为?山?寨?佔?点 甚至会在打斗过程因此丧命。 主公的善心很好,但它不合时宜。 国运,它可以用来做更多事情。 沈棠紧咬下唇,似乎很气馁,内心却在疯狂摇人,顾池的耳朵都要被她吵聋了! 顾池:“……” 他也不敢这个节骨眼拉仇恨啊! 就在顾池准备闭上眼睛,秉承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心态,帮自家主公将这一出戏唱下去之时,一直不发言的荀贞口中溢出叹息:“主公有些话,也有道理。” 顾池和沈棠俱是诧异。 他们都没想到荀贞会下场。莫非是因为让主公/她背负巨额贷款,良心长回来了? 荀贞仿佛没有看到同僚们异样的表情:“与其年头年尾生两个体弱易夭折的,倒不如只生一个相对健壮又能活下来的。” 宁燕斟酌着给出提议:“让适龄妇人不生会引起动荡,倒不如折中一下——让生产后的妇人获得此种权利,适当拉长这一胎与下一胎间隔,例如一年?如此,刚诞生的孩子可以获得母亲足够的奶水喂养,母亲也可以用一年时间调养身体迎接下个孩子?” 她尽量选择迂回委婉的表达方式:“当然,婴孩体弱易夭折,若是这一年间孩子养不活,其父母想尽快诞育下一个孩子弥补丧子丧女之痛,也不强求非得满一年。” 等第二个孩子诞生,第一个接近两岁。 一般而言,孩子越小越易夭折。若孩子能平安活到两三岁,存活几率大大提高。 孩子母亲也能获得时间恢复身体。 宁燕的提议跟沈棠想捅的窗户很吻合。 不过,沈棠的想法是两年。 只是考虑现实,她只能怏怏作罢。 一年提议能得到支持,也殊为不易了。 她思忖片刻,点头:“图南这个提议倒是也行。若此举能令孩童夭折减少,从最终的人丁来看,整体不会减少,甚至还能上升。朝黎关守城是打光了国运,但这两个月又攒了点,而且符合条件的妇人也不多,勉勉强强也能运作。诸君以为,此计可否?” 众人暗中面面相觑,交换眼神。 一边盘算着账目,一边衡量着利弊。 折中后的提议没一开始那般激进,但产生的后果也是他们无法预测的。战争好不容易告一段落,谁也不想再起波澜。不多时,陆续有人表态,但这个结果沈棠不满意。 褚曜清楚众人的担心,他道:“主公,再过几日便是秋收,燕州境内庶民来年生活全指望这一回。曜以为,秋收一事,不容有失。眼下若要在国境内完全推行此法,国运过于吃紧。不妨择一处郡县实施,看看效果。若真可行,再推行至一州,最后一国。” 变革,从来都是逆流而上。 此举又涉及人丁繁衍,更需要谨慎。 事实最有说服力! 如此也能杜绝有心人恶意解读和污蔑。 思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 在大规模推行之前,也需要放出风声试探民意,潜移默化之间让他们接受变革。 褚曜的提议算是折中之后再折中。 但,更加稳妥。 同时,还百分百契合沈棠心思。 “无晦的想法很周全。”沈棠作为一个有错能改的主公,自然也会勇于认错,她真诚道,“此前确实是我太鲁莽激进。” 褚曜:“吾等皆是主公僚属谋士,为主公分忧解难、补偏救弊乃是本分。而主公赤子仁心,所行所想皆是为民,无需自责。” 主公能有什么错呢? 主公正率领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分界线,亲手打破旧的秩序,站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新秩序,走一条此前无人走的路。 她还年轻,有权利去大胆试错。 沈棠表面上乖巧点头,双颊泛着微红,似乎被褚曜的话说得害羞。实际上—— 顾池快要被她张扬的笑声弄聋了! 自家主公的心计,真是一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