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退下,让朕来 > 分卷阅读15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91(1 / 1)

下,他刷得拔出了佩剑,剑锋直指国师,铁青着脸大喝道:“不管你是什么人,今日之辱唯鲜血能洗清。你敢不敢?” 说完环顾四下,视线扫过吴贤。 见自己和家族忠心耿耿效忠多年的主上,此刻只是旁观,丝毫没有阻拦或者安抚的意思,一颗心瞬间沉底,如坠冰窖,哇凉哇凉。 他蓦地共情了当年的赵奉和秦礼。 想来他们那日也是这般寒心。 他压抑着忿火,再问:“敢不敢?” 吴贤这时才喝断这场闹剧,上前一把打落他的剑,却只是警告自己,对国师一句重话也没有。此刻,他脑中似乎有一根弦啪得断了。顾不上吴贤是国主,当面摔了剑鞘。 他直接拂袖而去。 其他人面面相觑之下,也接连告退。 他们对吴贤的不满也达到顶峰,但还不能跟人直接撕破脸,毕竟他们还指望吴贤派兵将天海打回来,拯救岌岌可危的祖坟。有出头鸟替他们表明了立场,也算达成目的。 至于矛盾这么大,为何不干脆降了康国? “没想到吴昭德如此教人寒心……” “倒不如降了沈幼梨!” 赵奉总不能还好意思动他们祖坟。 有人冷不丁说了这句话,却无人附和。 “降沈幼梨?怎么降?且不说赵奉和秦礼与我等有仇,人家会不会信,即便他们不计前嫌,吾等就能舍王都亲眷和宗族亲人?以吴昭德如今的心胸气量,吾等前脚降了,他后脚就敢将人屠了杀鸡儆猴!”这也是牵制他们的一大原因,谁身后没有一大家子? 若他们都是沈幼梨帐下那些光棍汉,一堆人凑不出一对爹娘,他们也能干脆利落,说走就走。偏偏他们不是,不仅不是孤孑一身,作为家中顶梁柱还要顾及家人的处境。 当年的秦礼和赵奉不也因为老弱妇孺才一忍再忍?将人全部安顿好了才敢摊开说? 寥寥几句成功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众人还未商议出结果,一则噩耗传来。 帐外吵嚷不断,隐约说是谁畏罪自杀了。 “外头吵吵嚷嚷什么?” 亲信急忙上前:“家长,大事不好。” 刚刚与国师起冲突的人死了,服侍的人进去送水才发现鲜血淌一地。几人闻言,匆匆忙赶过去。他们到的时候,不少同僚闻讯赶来,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底惊惧与愤怒。 什么畏罪自杀? 怎么可能是畏罪自杀? 哪有人畏罪自杀,剑锋捅穿脖颈推到了剑格位置?从定格在尸体上的表情也能推测他不是自杀,而是被杀!如此明显,却用轻飘飘“畏罪自尽”四个字盖棺定论?不服! 他们的不服都被吴贤一力压了下来。 国师对此只是嗤之以鼻。 “无趣得很啊,如今这些人丝毫没有吾等当年胆魄,更无那股血性。如此奇耻大辱还能忍下来,注定不是能成器的。”帐内,国师独自一人坐在棋盘前,抬指一勾,指尖凝聚一团白雾,眨眼又凝实,化成一枚如白玉般晶莹的“棋子”。啪一声,清脆落下。 国师对面的位置空无一人。 紧跟着发生了极其诡谲的一幕。 对面空气陡然出现一团黑雾,化作黑子落下。棋盘上的黑子随着画龙点睛的一步落下,化作黑龙绞杀白子,来势汹汹。国师对此丝毫不急,再落下一颗。尽显颓势的白子仿佛被注入强心针,士气爆发,冲大军压境的黑子发起猛烈对抗,黑白二龙缠斗不止。 随着一颗颗棋子落下,双方互有往来。 直到黑子一个失误,倏忽后方陷入死局。 国师拂袖,棋盘上的黑子白子化作天地之气散去:“……若是当年,吴昭德之流不过草芥瓦砾。只可恨,主上遭了毒手饮恨,往后人间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鸠占鹊巢。” 他站在原地平复了一会儿心情。 大步流星走出帐外。 帐内空无一人。 吴贤邀战沈棠至圩峡附近一处古战场。 “圩峡古战场?” 沈棠隐约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快速翻看记忆才想起来,自己曾在一卷游记残卷上看过这个小地方。据闻此地植被茂密,地势崎岖,撰写游记的作者意外路过。那日雨后初晴,山中出现七道彩虹奇观。 作者深感奇异,便登山涉水。 回来就写下了这卷见闻。 不过——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ǐ????u?????n?????2???????????则?为????寨?站?点 “不是说圩峡地势崎岖吗?”她看到邀战帖子还以为吴贤在此地埋伏自己,结果率兵靠近,斥候传回消息,圩峡附近是大片平坦土地。痛心疾首道,“那本游记骗人!” 顾池问她:“游记什么时候写的?” 沈棠哪里知道啊。 那卷游记是她意外淘换的。 顾池道:“圩峡都叫古战场了,地势有变化不是正常?打仗前,地势确实崎岖。” 游记估计是战前写的。 沈棠:“……” 是她忘了,这年代的战争可以将山地丘陵夷为大平原,舆图几年就要更新迭代,哪有一块地方能保持不变?圩峡这块地也不例外。 是自己错怪游记作者了。 圩峡这块地方名义上归属于高国,但没什么人口,高国也几乎不管,只因这地方土地严重贫瘠,作物极难生长,产量比其他地方低了不止一倍。高国的税不算轻,一户人家辛劳一年还不够纳税,更别说养活。在圩峡活不下去,绝大部分青壮都迁去了别处。 留下来的仅有寥寥两三千老弱。 沈棠简单翻阅着调查情报。 “不对啊,圩峡土地如此贫瘠,游记上怎么写植被茂密?”在这个势力割据,战争频繁,记录文献大量丢失的年代,即便是前人随手写下的游记,也具备一定的参考性。 “据说是因为那场大战。” 让圩峡成为古战场的大战。 时间可以追溯到百多年前武国时期。 那场大战交战双方出动合计十五万兵马,几次追逐伏击,最后在圩峡附近分胜负。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圩峡每一块地都被犁了百八十遍,那些个山地丘陵也被夷为平地。 沈棠:“那也不至于土地如此贫瘠。” 大部分战场打完仗,土地肥力不降反增,格外肥沃,运气好甚至能连着几年丰收。只因为死太多人了,尸体原地掩埋反哺了大地。 “主上不急,还没说完呢。” 这场大战动静太大,将地下不知哪个年头的万人坑都翻出来了。根据本地老人心声的讲述,这个万人坑现世之时,无数诡异黑雾从地底涌现,直冲天际。黑雾之中隐约有无数冤魂在凄厉惨叫,听得人毛骨悚然。更诡异的是,那日的月亮殷红得能滴出血来。 这些内容口口相传。 虽有失真夸大,但也能窥见当年乱象。 老人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