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烧伤的,被建筑倒塌砸伤的、其他意外受伤的伤患,不计其数伤兵营比较空,便腾出来一部分收容这些难民。杏林医士再厉害也架不住数量少,不少难民都撑不到杏林医士和大哥赶过去就咽气。人手严重匮乏,幸好有一批医士被调拨过来。 治疗过程发现许多难民床褥衣物有虫。 这期间,女医照料的孩童急症去世。 这在伤兵营是常态。 只是与往日不同的是女医想要走其中几具幼童尸体,幼童家属索要钱粮:【老子养这娃儿也八年,剔掉骨头也有三十来斤肉,你说要走就要走?想要走,你得拿钱买!】 这户人家也死伤惨重,只剩烧伤比较轻的两个大人以及夫妇俩仅剩的三个孩子,急症去世的是最年长的。他们的家当积蓄都没了,日后还不知如何谋生呢。正愁着,女医居然问他能不能不让孩子下葬,将尸体交给她。 男人心下一动就知道女医想吃肉了。 有些不忍心,但剩下的活人也要活啊。 他开口要了一个价格,没有多高,怕将人吓走不买了。女医听到他的报价,明亮双眸涌动着看不懂的情绪。男人不懂,也懒得去懂,狠下心道:【老子这价格不贵了!】 养了八年呢! 八年都吃糠也值这个价了! 女医叹气答应下来。 命人给夫妇送来了他们要的钱粮。 这事儿一下子传开来,一部分受灾前颇有家资的难民心中惶惶——虽说乱世之中,新鲜尸体当口粮也是屡见不鲜,但怕就怕他们这些活人也被迫当了口粮——一部分难民表情麻木,剩下一小撮人则动心思。无他,他们也走上了绝路,也有没救回来的亲人。 固然心痛,但他们更要活着。 伤兵营的医士和武卒陆续收到暗示。 你们,买不买肉? 结果这些武卒医士瞬间寒下脸,威势一开,吓得人缩成鹌鹑。无法,他们只能再去找那名女医。女医瞠目结舌,但还是收购了。 前前后后买了一共八具尸体。 买来做什么? 自然不是拿来烹炸煮煎,而是将其剖解。 公西仇看过一眼,脏器都是密密麻麻的虫卵和虫子,简直比蛊虫寄生还叫人恶心。 【君巧,这还能吃?】 曲谭,啊不,如今是祈元良了。 他的女儿口味也太猎奇了。 祈妙率领医士团队来支援的时候,公西仇便知道她的身份,祈这个姓氏不多见,祈妙的长相又酷似少年单启,二者必有渊源。随口一问对方家世就被告知是祈元良之女。 故人之女,公西仇自然上心。 伤兵营这些难民也不是各个听话乖顺,也不乏蹬鼻子上脸,对待营中女性轻浮的流氓恶霸。祈妙性格不强势,容易吃亏。说到这里,公西仇也纳闷了——曲谭的女儿怎么会跟单启这么相似?是不是哪里不对劲?事关伦理道德,公西仇也没问出来让人尴尬。 祈妙道:【这可不是吃的。】 几具尸体剖解之后,基本都能找到虫子。 区别在于只在于位置不同,数量不同。 祈妙跟其他医者凑在一起低语商议,留下两具保鲜保存,剩下的缝合回去,仔细收拾之后火葬,再捡起骨头放入陶罐,就地埋葬。 公西仇看得莫名其妙。 卖掉尸体的人家更提心吊胆。 祈妙去而复返让他们担心对方要毁约。 庆幸,祈妙只是过来询问一些问题。 例如他们住在哪里,孩子生前帮大人干什么事情,一家几口吃的什么,喝的什么。 同样的问题还问了其他几家。 公西仇不解:【问这些作甚?】 【此前出诊,境内有些病患也是普通人,体内跟武者文士一样干净无虫。主上早年便要求野外打水必须煮沸再饮用,若无条件生火,也要用文气催热,因此军中有虫疾的军士不多。凡此种种,可知庶民体内的虫豸并非自生而是由外界入口。】祈妙又说起她跋山涉水出诊的经历,发现动物繁衍多喜欢在水中进行,诞下虫卵,而这些水源又是庶民日常用水。庶民虫疾肯定与此有关。有些虫卵个头大,有些则小得宛若水中蜉蝣,肉眼难以分辨。 看似干净甘甜的水也有虫卵。 庶民若是生饮,虫卵都进肚了。 祈妙又指着其中一份记录。 公西仇凑过去也看不懂。 【有问题?】 祈妙道:【是田螺。】 找出患虫疾的途径,也许能想办法杜绝。 公西仇一怔:【田螺不能吃?】 【能吃,少量,煮熟。】祈妙也打听了公西仇的底细,知道他实力很强,【而且公西伯父还是武胆武者,即便不煮熟,生吃也无妨。虫卵根本没机会寄生您五脏六腑。】 露个头就被蛮横武气融了。 公西仇一想到自己生吃田螺的画面,便觉喉头隐约恶心。祈妙不知从哪里听说公西一族对虫子研究多,第二日又找过来请教。预防杜绝是以后的事儿,如今还是先想办法驱虫。公西仇道:【我只是略懂皮毛,你好奇怎么玩虫,伯伯给你介绍真正厉害的。】 他跟祈元良同辈,年纪比祈元良大。 祈元良的女儿就该喊他伯父,没毛病。 公西仇将外出采药的即墨秋摇过来。 即墨秋正在洗药材,听到祈妙为了这事儿过来,起身将湿漉漉的双手往大祭司衣袍擦了擦。蛊虫跟虫疾的虫子完全是两回事,即墨秋的经验不太合适。不过,当他听说祈妙研究这个不仅是为了善堂收养的女婴,也是想让康国境内每个孩子都能远离虫疾,正色答应帮她忙。公西仇就倒霉了,被这俩派遣打下手。 他是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公西仇大吐苦水。 让他一个能单挑上万精锐的武将,搜集病患屁眼儿爬出来的虫子,他大哥真忍心! “玛玛,你说是不是?” 公西仇想要从沈棠这边找安慰。 结果他的知音却发出感慨。 “君巧这孩子真是医者仁心。历来孩童易夭折,除了风寒水痘这些病症、粮食供应不足以及靠谱的医者太少,另一重便是虫疾。若能解决,不知能挽救多少稚嫩生命。” 根治虫疾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因为饮用水和食物问题不好解决。 如今的康国也只能让人口比较密集的郡县庶民吃饱穿暖,不至于饿死,但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依旧无法保障,更别说那些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的农耕人家。饮水不干净,虫疾就不可能完全打掉。无法治本,只能先治根。 沈棠将此事交给了医署。 医署医士想在这方面深耕都能上奏拨款。 没想到,竟是祈妙先开这个头。 她翻遍现有的医书言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