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字迹的笔锋遒劲有力,一看就出自殷漠之手,上面写着:
“1931年冬,与妹阿欢、儿小雨在南京梧桐照相馆合。”
第二行字迹娟秀小巧,更像是知书达礼的姑娘写下来的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2]。”
“这是哪个姑娘在写暗恋呢?”
洪钟已经翻完了自己那一箱子老照片,里面什么有关玉玦的线索都没有,他见姜泠对着手上的照片发愣,一凑过来就看见了这句话。
其他两人闻讯而来,也看到了这两句话。
“看样子,这可能是你师父的妹妹和儿子。”凌岓注意到第一行字的称谓,对照片上三人的关系有了个大概了解。
“妹妹?”——
“那个女的挺有气质的,她好像叫大叔‘师哥’……”
在藏寨,沈径霜的一番话突然于脑海中想起,姜泠仔细看了看照片上的人,自言自语道,“难道阿欢是师父的师妹?那她应该也是骨医,或者,和阿诚一样——知道有关于骨医的一些事情才对。”
“你说什么?什么师哥师妹?”凌岓大约猜到了姜泠话中的意思,想要确认,却听见洪钟说:
“这张照片上有你的玉!”
第78章 篇六:民国往事·古玉来历
姜泠拿着的老照片下还有一张彩色照片,这张照片的主角不是人,是一块完整的玉石。玉石是椭圆形的,光泽度很好,从照片上来看,应该就是姜泠丢失的玉。只是拍摄照片的时候,玉还没有被做成玉玦,也没有缺少边角。
照片后面依然有字,笔力遒劲,是殷漠写的——
“冬至,寻得宝玉一块,此玉自昆仑山脉取得,性极寒。”
“砰”一声,有人撞到了院门上。有了上次的教训,众人不再倾巢出动,凌岓和姜泠留在屋子里看着殷漠的东西。
“谁?”
卫斯诚打开门,一个人影都没见到。他四处看了看,只见门前多了一个包裹,包裹被黄色宽胶带层层缠绕着,胶带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斗大的三个字:姜泠收。
卫斯诚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拿起来,里面的东西很有分量。他将包裹放在耳边轻轻晃一晃,什么声音都没发出。
包裹拿进屋,四个人围成一圈把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包裹上。
“会不会有埋伏?”洪钟戏瘾犯了,模仿着港剧里的腔调问道。
“能有啥埋伏?”卫斯诚并不接茬,直愣愣戳破对方的幻想,“就咱这几块料,哪个值得专门设个埋伏?还专门掏运费送到家门口?”
凌岓被眼前一对活宝逗笑了,他拿着刀把胶带割开,开箱之前还不忘对洪钟说,“老洪,你要不要站远点?这样万一真有个炸弹啥的,你也好帮我们处理后事。”
“说嘛呢!”洪钟赶紧摆手,“知不知道一语成谶?说话要避谶,快把刚说的吐掉!”
“呸呸呸。”凌岓顺着对方的意,然后一把掀开了纸箱。
“这…恶作剧还是?”看着箱子最上面的东西,卫斯诚只觉得瘆人——
一顶黑色假发被放在第一层,长发戴在头形模具上,乍一看还真以为是个人头。
凌岓对这些东西无感,他把假发抓起来放到一边,掀开隔在箱子中间的纸板一探究竟。
纸板底下放着四样东西:一只碧绿的贵妃镯,一块老怀表,一个宛如出土文物般老旧的豁口空碗,还有一截白骨。
“恐吓信?”洪钟已经脑补出了一万个小剧场,他看着那截发黑的骨头,总感觉身上凉飕飕的,“咱要不还是找警察叔叔吧,这指不定是谁身上的…”
“这个镯子,好像是阿欢的。”没等洪钟脑补完,姜泠已经直直拿起镯子和照片上的做对比了。
“光看样子的话,好像是。”
凌岓本想转头去拿那顶假发,谁想手刚一碰到发丝,假发就自己动了起来。洪钟惊得张大了嘴,连找地方躲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