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将要随着她出征,她不想,她二人因为误会而生了嫌隙。
“她是师姐,还是母后心上人,我…怎会恼她。”慕颜小声喃道。
洛浔转过身来,拉了拉她的衣袖:“殿下,我听说当年长公主一直征战在外,圣上几番诏令都不归朝,她一直奔波劳累,导致最后战死沙场,师父她是觉得,她的结局不该如此,所以对她惋惜,也正因为是相识的好友,才会如此怨她,不好好爱惜自己。”
慕颜抿着唇不语,洛浔拉着她的手,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温声道:“你想啊,皇后娘娘对长公主如此心痛流泪,作为共同的挚友,师父岂不也是,悲痛伤怀呢?”
慕颜想起洛清时不时,眺望着皇宫的方向,那眼神悲伤的模样,还有提起姑姑,她眼里那遗憾的神色。
可见,她确实对姑姑,是感到惋惜难过的。
“昨日,我带师父去了城北军营,她看到了长安军如此模样,眼底是失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这般神色,像是变了一个人。”洛浔说着,她叹了一口气:“我想,她是为长公主而抱憾。”
“我不是在恼她,我只是有点不开心。”
师姐是母后真心爱着的人,可是姑姑也是母后的挚友,又是她的姑姑,慕颜自是希望她们之间是和睦的,故而洛清昨日那般说,她会有些不悦。
慕颜将披风拿来,披在了洛浔的身上:“不过今日听你这样说,我舒心很多,想想师姐的为人心性,我都是看在眼里,我知晓,她不是那样的人。”
门外传来青儿的唤声,一干出征人等,都已经准备好,在公主府外等候着洛浔。
洛浔与慕颜双额相抵,小声道:“殿下,我要走了。”
慕颜抿了抿唇,心有不舍,也只能放手,任她搏出一番天地。
她双手捧着洛浔的脸,在她唇上轻吻了吻:“我等你,凯旋而归。”
尘封十三年之久的长安军旗,又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
长安军们穿着黑色的甲胄,带着獠牙骇人的面具,原本消颓暗沉的目光,此刻炯炯有神的盯着那面,在空中迎风飘扬的军旗。
洛浔有些呆滞看着他们的模样,与昨日和方才见到那些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军队。
要不是杨高逸骑着马在他们跟前,洛浔都觉得,莫不是换了一批人?
如今见他们这般斗志昂扬,已然进入了曾经的状态,看样子,当真如她所想。
他们是,刻意隐藏自己的。
“发什么愣呢?”上官晴在一旁,戳了戳看着长安军出神的洛浔:“快上马,出征了。”
思绪转回,洛浔点着头翻身上马,举起手中的长剑,喊道:“出征!”
她带领着长安军,自都城的大道上,在人们的目光中,行向城门口。
以往,都是她目送将军出征,如今到了自己身上,这份心绪又是不同的。
洛浔侧头,看着跟随在自己身后的洛月,见她脸上带着些许期待。
想起儿时,云大将军出征之际,云月凝站在她的身侧,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家父亲离去的背影。
她常常忧心,有时候还想着,为何自己不早些长大?
那样就可以随父出征,守卫凌国。
洛浔看向洛月的目光,沉了几分:“小月,第一次出征,紧张吗?”
洛月微愣,明明主子也是第一次上战场,怎么反倒来问她紧不紧张了?
她摇了摇头:“有主子和师父在,我不紧张。”
洛清笑着对洛月说道:“经此一战,月儿想必也能和晴儿一样,成为名传天下的女将军了。”
洛月平静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光亮,她抿着下唇,有些欣喜的问道:“真的,可以吗?”
“不信,你问问你旁边那位?”洛清昂了昂头,眼神示意洛月去问上官晴。
可洛月性子内敛,她对上官晴还未熟知,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她,只能睁大了眼睛望着她,期待着她的回答。
上官晴点头,回道:“嗯,洛前辈说的没错。”
见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虽这笑意不易察觉,可洛浔知晓,她心里是喜悦的。
云月凝一直都有这样,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她想跟随自己父亲的脚步,想要继承云家的重担。
若是凌国还在,她本该,或许也会成为,像上官晴一样的女将。
而不是,只能随着她隐姓埋名,做一个区区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