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话进了刚走进的杨高逸耳中,他站在洛清身后开口:“洛女侠见过殿下带兵?末将怎么不记得洛女侠?”
他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洛清一跳,刚饮入喉间的酒,差点呛到了她。
洛清咳嗽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咳,也就远远见过一回,时隔多年,杨将军自是不认得我。”
杨高逸不语,只是坐在一旁眼神打量着洛清,如此看着她的脸,更觉得有些眼熟。
可是他分明才见过她第一面,为何会有这么熟悉的感觉呢?
见她一直带着面具,也不知这面具下的面容,是何摸样?
若不是不想让人知道她的真面目,那就是……
杨高逸皱眉不解问道:“洛女侠的脸是受了什么伤吗?为何一直带着面具?”
洛浔心头咯噔了一下,一直都没有人敢问师父,为何一直带着面具,如今杨高逸直接问她,想必是对她的身份和面容起了疑虑。
洛清面色瞬间冷了下来,毫不在意的说道:“我常年行走江湖,最怕被仇家盯上,自是要掩一下真容,免得他日被仇家认出,带着面具已经习惯了。”
“原来如此。”杨高逸沉默了片刻,心中苦笑只觉得自己是想多了。
洛清看着他的侧脸,目光深幽垂眸想了想,声音低道:“劳烦杨将军,派一队斥候,日落之后自虎峡湾探查敌军是否设伏,大军前行时,先行冲过峡谷至离州城门打探敌情。”
杨高逸的神色,立刻严肃了起来:“末将明白。”
洛清是洛浔的师父,她的本事必是比洛浔还要高的许多,说的话也在理,洛浔毕竟是初次带兵,并不能考虑到很详细,上官晴还未有说话,反到是她这个师父先做了安排。
要是一般游迹江湖的侠客,可并非能做不到对战事如此熟知。
他不会对自己的直觉产生错误,她的这双眼睛,让他感到似曾相识。
这几日下来,虽然她懒散随心,可是只要一讲到战事部署上,她身上那种散发沉着冷静的威严,总能让他不自觉的接受听从与她。
杨高逸看着洛清带着面具的脸,眸中闪过亮光。
洛清她一定不只是,单单的江湖人这么简单。
第142章 142.
已至深夜,派出的一队斥候来报并未发现有埋伏的敌情,众人呈战斗姿势,骑马快速穿过峡谷。
过了虎峡湾后,离城门还有一些较远的距离,为了不被叛军所袭,洛浔准备在原地安营扎寨。
先前派出的斥候,已到城门口,隐在远处城门火光照不到的地方,查探军情。
洛浔和上官晴与剩下的将士们将营帐都安置好后,那队查探敌情的斥候已然回来。
他们的脸色都冷的十分可怕,单膝跪在地上对着洛浔她们回禀道:“城门口戒备森严,城墙上设有箭塔,还有不定时更换巡逻站岗的士兵,另外……”
他话到此处,声音哽在喉间。
洛浔看他这般神色,就知不是什么好事:“照说无妨。”
“另外…城墙之上,除了挂着三个原本官员的头颅,还有…许多的百姓。”
他说到后面,声音都重了许多,语气里带着一丝愤恨。
洛浔心头一窒,她能想象到那样的场景,就如那晚她亲眼所见一般。
“看来,他们已经对百姓下手了。”洛清走到部署的沙盘前,目光暗淡的看着上面的地势。
上官晴与杨高逸面面相觑,眼里泛着怒火:“应是有不从者,被他们挂在城墙上示威,城中的百姓正遭受着磨难,此战需得快速解决,才能解救他们。”
洛浔蹙眉,跟着站在洛清的身边,见她看沙盘入了迷,这几日行军以来,她对待军事沉着冷静,和以往都不一样:“据殿下先前的探子来报,离州城内有一万的兵马,如今也不知有没有还再增加。”
“离州城,我前几年去过,城池范围并没有那么大,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安家落户,若是要容纳一万的兵士人马,只怕这城也塞不下。”洛清说着,手指圈了圈那离州城的大概范围。
末了,她似想到了些什么:“那些百姓不服从,而被挂在城墙上的原因,或许还有一点……”
“他们…征用了那些百姓入军!”洛浔与上官晴异口同声道。
杨高逸眼中神色深沉,他也走上前来:“若非如此,他们招的兵士只能在城外驻扎了,城里可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而城外并无营帐,可见,是将百姓归入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