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缩地、透过固体……离体后的阴神活动没有肉身支撑,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自身的元气,活动越大则消耗越大。必须在阴神形成的自我淡薄到不能成形前,回到自我的肉身补充元气。
修炼三个月阴神的我,极限是离体后从道场到地下的灼夜芝林来回往返七天——因为我的阴神不能在白昼出现,如果要测试自己阴神的耐力水平,只能在暗光或无光的地下游荡,当然在岩石障碍中穿梭对我阴神的消耗是地表没有的情况。
对阴神的锻炼,和对肉身的锻炼本质没有差别:
第一、继续锻炼肉身。“肉身如薪,阴神如火。肉身逾强,则薪火逾旺”。越强大的肉身能供养和壮大自己的阴神,并且不断把它淬炼成纯阳。
第二、掌握控制阴神的技巧。阴神是元气内丹武学既可以控制肉身气的运御,也能同样控制阴神气的运用。耐力、力量、灵活、速度等等项目是阴神和肉身共有,阴神多出的无非透体、缩地和浮空几项。
而入春数月的潜心修炼后,我测试自己阴神的极限,是离体后从道场到地下的灼夜芝林来回往返二十一天。
锻炼阴神对于修炼意义是为了凝成元神,实战中金丹的修真者并不把自己的阴神离体,因为那是极度愚蠢的事情。一把中品的神兵就能让未达纯阳的阴神重创。他们依然是乖乖地把阴神藏于肉身,实际的效果和不出阴神的金丹武者一样。
在实战中强大阴神的真正用途是分出念头,让念头统御符法、法术和法器来实现各种妙用。
这是我锻炼阴神谋求的应用。
阴神既然巩固,我就开始练习分念,开启学习法术的大门。
……
凡人的阴神念头杂多,鱼目和明珠混淆。
筑基者的阴神由三千枚筑基念头组成,念头品质有一阳。
金丹者的阴神由五千枚至三万枚不等金丹念头组成,念头品质从二阳到四阳不等。
念头从纯阴到六阳元神凡有七等,好比世间宝石的硬度序列。
现在我的阴神析分到最小,是七千枚二阳念头。
要保持自我阴神的意识不涣散,约有三千枚念头是必须保留的。在施展法术等神通中我能分出去的是四千枚念头。
这时我发现自己诸天雷法总纲更多不凡的地方。
按照修真的常理,我在内功的时候根本无法发出那种顶住风暴的风咒和把人头颅击碎的雷咒
——无它,念头的品质太低了。
也就是意味着,通过诸天雷法总纲的转换,本来我的纯阴念头就被提升了一个等级,有了一阳念头的品质。在我筑基杀食尘虫与对抗任平潮残念的时候,我的一阳念头又被总纲自动提升到二阳念头的品质,才没有在念想妄境中被他的纯阳念头一下粉碎。
那么说,我初成金丹射杀昂山宝焰的时候,二阳念头其实有三阳念头的威力!
我兴奋地抖了一下。
尽管这种加成只在雷火风三咒的狭小范围,但岂不是意味我的蛇卫可以对付比自己高上一个层次的对手?变出一条能下水上天的蛇卫只需要十个念头,老子一下子可以变成四百条蛇。
哈哈哈哈!
得意过后,我发现难于登天的法术学习刚刚开始。
——我在其他法术上并没有雷法上的天赋,而且没有师承的我学起来非常吃力。
在“腾云”这门法术上,木灵根不够卓异的我花了三月都没有自己跳来的高,用凤蝶纹死枪我的肉身还能飞一炷香的时间。
最终我宣告放弃。
我的解决方法是把三十条蛇卫合成一条用风咒飞空的巨蛇,它能驮着我和慕容芷以亚音速飞行一个时辰。这是招摇和奢侈的方法,飞一次就费去我三百枚念头。
在“御剑”上道书要求修炼者先学三年外丹学的冶炼,先会打造飞剑,再来驾驭飞剑。我暂时没有时间,也宣告放弃。
“遁法”是我唯一有斩获的法术,我学会了“木遁”。遗憾的是还比不上我以亚音速疾奔的速度。
以上是我截止到正德五十一年初秋的法术修炼情况。
我由衷体会到为何世俗间金丹武者远多于金丹修真者了——比起修真者,武道方便、速成和实用。
我一度认为自己把时间费在这种法术上脑子是搭错了。
人的精力和时间有穷,用在法术上,武技的修行就减少了。
尽管作为金丹的我,每天只需要一个时辰的深眠就能补足元气,但是时间依旧是不够。这七个月我除了练会蒋义山传的两项秘枪,格斗的水平还在十个月前原地踏步。
黑白熊在十个月内他的境界又喝水似地到了内功下层,让我夜不能寐。
我爹说男子十五岁到二十五岁是最长武技的岁数,我担心自己的武技荒废掉。
毕竟,还是刀子亲手把人脑袋捣烂最让人省心,真心这么说。
——法术我还是要练习下去的,我想日后自己能精通神魂类的法术,这样就能除去慕容芷的妄心。据我实修的经验和揣摩,她的阴神深处一定有不止一把强制她去复国的念刃。我只有掌握极深的神魂法术,才能把她的妄心根除。
幸好慕容芷为我负担掉了管理属国之民的杂务,不然我可真的一点多余时间也没有了。
每年的七月七日是慕容芷的诞辰,我要抽出不多的时间为她挑选一件礼物。
第79章 决裂(六)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到正德五十一年秋七月,洞天诸般事业已经从无到有地兴建起来——灵田和药圃开垦数万亩,嘉谷药草不知觉已经丰收了两季,每月还陆续不断有大规模的灵脉被开掘出来。
我们的仙宫建筑在一座灵山之上,从灵山峰顶的大殿能望到迁居坠星洞天的华夏百姓建立起来的定居点。灵丘之南,沿着一条西南向入海的大河两畔,是鳞次栉比的屋舍和星罗棋布的灵田。数千头木牛在广袤的田野上耕作和营建、河岸是密密麻麻的水磨与风车。
一派中原太平时候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幼时候和娘亲一道居住的广陵城。大概慕容芷也是按照广陵地带的布局规划洞天里城町的。甚至可能广陵地带的布局都来自修真界,南宫大头目出身星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说不定就在世俗复现了仙山古洞的田园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