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说的趣味盎然,我也赞叹他的手艺。那裁缝叹息,自己有两个子女,悉得了自己手艺精华,更青出于蓝。然而两人都喜欢红尘热闹,不愿意在冷清的山里过一辈子。儿子去了龙虎宗在凡间的香会谋生;女儿嫁入吴地金陵城的农家,如今做到了桃源会一大执事,也证得了农家的筑基。
宗门的灵脉经营手段大多如此,一点一滴地渗透入凡间。或许,他的女儿也是未来一个小世家的萌芽呢。
我也附和裁缝道:山中乏味,无以为欢。
裁缝道:平常种民的消遣,动的是相扑、射箭,这是古时征调种民进行道兵训练的遗留;静的只有看书。龙虎宗的书倒是如山如海,祥瑞镇上有一处公共藏书楼,藏书之富,凡间的顶级书院也比不上。不止图书,还有各路纵横家编撰的时事报刊,每月的天下大事,不出祥瑞镇便能知晓。
龙虎山本是古道门的次山,我遂动了浏览镇藏书楼的念头。回驿所后,我向伙计交待,若梅芜城寻我,去那里找便是。
连着两日,我便在祥瑞镇藏书楼度过。龙虎宗门人全是读书人,知道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于是镇上没有书肆,只能往藏书楼浏览借阅。藏书楼前面的厅堂有一排铁盒子,分别是活字排印机、镜光影印机。
镇上每年都有文学淑女、文学才子比赛,创作蔚然成风,活字排印机即刻能印出作品;镜光影印机却是给那些求书人录入藏书的。
我证入元婴,不须此物。从藏书楼抱出小丘般的宗门古史,独自坐在一张书案旁,风车似的翻动书页。亿万行文字一笔一划也不差,全印入我的神识之中,深藏起来。至于咀嚼分析文中深义,那是离开龙虎山后的事情了。
至七月三十日黄昏,我仍在书案旁,以元婴的神识,秋风扫落叶般地录入宗门古史。忽然心血来潮,抬首见对案多了一位青衣文士。他在翻阅一本新刊的诗集。
那青衣文士传我神念,“你在这小镇子的藏书楼里寻绎道门的古史,岂非缘木求鱼?龙虎宗的法藏院内自有方琼保存的道门遗藏遗史,去那里寻便是了。”
但龙虎宗的法藏院向来不许外人深入。即便当日我与琳公主拜访本山,也只许停留法藏院前厅的晴明书斋,另由书妖转交索要图书。我怎么能随心所欲地搜寻法藏院内道门秘史呢?
我观察这个青衣文士的形容相貌,竟然十分眼熟,不觉脱口而出,“您是通宝侯。您也要上山河榜吗!”
翩翩酷似这个青衣文士,他必定是上官天泉。
上官天泉道:“我和萧龙渊有约定:翩翩回来前,我置身事外。我并不会上山河榜。今番来,是等守一交付我一桩东西。我也并不上龙虎山顶,他会把东西交你带给我,你可以求守一向你开放法藏院的密室。”
第372章 法藏院
梅芜城的脚步踏进了镇藏。他身披龙虎宗的土黄色法衣,脸上的伤势全复,气度庄重,一见上官天泉,不禁深施一礼。
上官天泉点首,仍伏案读诗。
见上官天泉再没有言语,梅芜城和我出了楼,他小声向我道:“守一祖师回了洞天,召真人们在法藏院等你。祖师虽然温和,你万不可怠慢。”
之前上官天泉言道守一祖师会向我开放法藏院密室,不知道是他与那位祖师心心相印,还是守一祖师未必先知了我的心意。
我去裁缝铺试毕新制的漂亮昆仑法衣,随梅芜城拾阶上山道。我宗的姬琉璃真人足踩木屐,已候在山前。
“原知院久违了。三年而成祖师法嗣,未来可是要肩负起昆仑呀。”他风采依旧,眼神与嘴角不时流露出不知是弹是赞的谜样微笑。
三人出入山上白云之间。我暗自在神念中与姬真人交流起来。
我问姬真人道:“方才我见到了上官天泉了,既然守一祖师郑重其事召集了龙虎其他三位真人,为何不邀通宝侯一起参与?”
“上官天泉与龙虎其他三位真人本就疏远。”
姬琉璃道:
“世俗的诸侯和山中的修道人总难免见解相背。更何况,那三位真人都是修真世家的嫡脉,受守一祖师亲手栽培前,早浸润家学,精通符咒,在天下崭露头角;上官天泉却是龙虎山的种民出身,大器晚成,早年混迹在龙虎山地方的香会管当铺、鉴别赝品真品。后来凭积功劳得到一个去昆仑访学炼器的机会,才一鸣惊人。他和另三个谈不拢,也厌烦龙虎山的人情事务,证得元婴,娶了龙虎的仙子后便下山去了。即便不得已回来,也从来止步在祥瑞镇。”
我笑道:“上官天泉还托清薇真人教导翩翩,看来也是缓和同门关系。”
可惜方清薇指导时,翩翩丢在了北荒妖国,连上官天泉的三大法宝都一并丢了。
姬琉璃道:“你也要与长老会缓和关系,莫再像前世那般骄傲。观水祖师韬晦太久,如今制住了剑宗那位对头祖师,任情由性,再无五百年中的谦退。倘若有一日,你和琳公主要劝谏他,总须长老会的全力支持。”
虽然在龙虎山中,姬琉璃对昆仑局势的变化却如同掌上观纹。他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劝谏,我这个昆仑元婴当然记得清楚上一次观水“劝谏”全祖的结果。长老会当年装聋作哑,看来也是因为观水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我暂且没有“劝谏”观水的打算,装糊涂说:“姬真人不愧有龙虎宗考古读史的家学。换上我,二世加起来一百岁都没有,五百年中事,有四百年是不知道的。”
姬琉璃道:“一个人修行越久,道行越深,同时而起的师友往往寥落殆尽。可堪交流与记挂的人,哪怕将冤家都计上,也屈指可数。五百年前,观水祖师是全体修真世家共同瞻望的绝世人物:天下的修真世家大者七十二,观水的陆家居第一,他的母亲还是妖族摄政,道门消失之后他最适宜统合天下。偏偏他的师尊全祖满脑子都是人人种民,而且偏心扶持战力无双的瑶真人,这让观水祖师三心二意,好不苦恼,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谁能料想,五百年后,祖师竟酷似起全祖来。大概无人可与论道,反与纠葛最深的冤家近了。”
我道:“难道亲是缘法,怨也是缘法。”
姬琉璃道:“缘法只论深浅,又何分亲怨!天下向来有生死相搏、追求无上大道的剑客、棋手、将帅、宿敌。他们之间何尝有亲,可那念念不忘,击败对方的怨仇,甚至胜过他们对挚爱的感情。至亲和至怨是相匹的缘法。”
我闷声不响。我宗的全祖和观水祖师是一对冤家。剑宗的云仙客也是万里云剑道上的冤家。我忽然想起来那幅老君观画里的小柳树。
返虚的全祖并不会死灭,凭着那些亲亲怨怨的缘法他虽不能返回,却也有办法显现,引导他人报复。为什么整个昆仑长老会,那些与观水合谋的凶手们都如此安定?
嗯,如果我是观水,就会把至怨之人的缘法垄断起来,除了自己,再无别人可以唤出全祖。那幅画正出现在观水的屋里。
我陡然有了一个想法:无论我登临过的海上老君观,还是在画中看到的老君观,都是一个隐秘之境出乎造境人意外的显现。老龙安贞吉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能偷偷进出海上老君观;我接触后,那画又诱惑着我带走。不过,每一次境中人都功败垂成,造境人及时消弭了意外。
我道:“姬真人,我和长老会的诸位原来是两路人,与乐静信的不睦更是人尽皆知。为什么你还相信我不会唯祖师马首是瞻呢?”
姬真人大笑,竟不用神念暗中交流,反大声说道:“我们的人生连百年都没有过去,世界正新鲜无比,谁会梦回五百年前的灰尘堆。那些勤劳了五百年的,好人应该休息,恶人也一样安息吧。”
我的眼睛发亮。
梅芜城见姬真人一洗平日慵懒姿态,意气风发地豪言,以为他是勉励我们这些新晋元婴,也不禁喝彩。
我们到法藏院时,已一山阒寂,院中生起了温暖的明灯。前番来还是我、琳公主、翩翩一道与二灵兽看画册呢。众书妖避开,姬琉璃取笑,我千万小心,莫走失神火神雷毁了法藏院的千年珍本。
我们进入晴朗书斋后的小洞门,显出内里通明的法藏院来,恍如螺蛳壳里藏道场,又似一粒金粟纳须弥山。镇藏已胜凡间的顶级藏,这图书如林的法藏院又胜帝都的中秘书阁百倍。
梅芜城没有话讲,倒是姬琉璃介绍起来。他继承龙虎家学,来去龙虎法藏院次数远胜过梅芜城。
姬琉璃道,镇藏都是教化种民的世间图书,活字排印机印行的大众货色。法藏院中三分之一是如烟如海的前修符咒,三分之一是龙虎宗道书,又三分之一是龙虎宗的教史典籍,俱是千年以来积累的手抄本、神龟甲骨、神鼎神石铭文。便是龙虎宗的三位真人都没有读遍法藏之书。若说寻常弟子取龙虎之学,如取大象腿一毛。三位真人也不过是取大象一牙、一尾、一趾。
古道门八大宫观,有太一本山、龙虎次山、月上蟾宫三处精通符咒。道门消失之后,弃洞天珍宝如弃弊履,方琼掌门遂把一切本山符咒移回了龙虎次山。龙虎合并二藏,符咒符书之富冠绝四大宗门,如今我们所在的法藏院其实是一件纳物金匮。可惜,符咒之学另须诸师面授。诸师皆升入道门塔林之中,无数奇异文字便断了传承。任你如何神通广大,面壁千年都无法空想出与符咒配合的声音手印。方琼掌门又过早辞世,法藏院绝大部分的符咒都成了死文字、死图案。
龙虎宗的二代门人由此青黄不接,守一祖师也苦心破译了数百年,方才略见眉眼,栽培出龙虎的三位真人。也就是说,如今三位龙虎真人都是一两百岁门人的第三代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