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向来老实本分,就算是之前府里只有弘时一个阿哥的时候,李氏都没抖擞起来,反而是越发的小心谨慎。这种人,要么确实是老实的,要么是有大心思的。李氏是前者,那拉氏觉得自己不会看错的。
宋氏就不用说了,现在府里有这么个人,和没这个人,是没有区别的。
钮祜禄氏倒是心思浅薄的很,之前还上蹿下跳的想将四阿哥塞到自己这儿来。但也就是浅薄,一眼看到底,那拉氏就更不觉得钮祜禄氏算什么威胁了。
数来数去就剩下个耿氏。
耿文华……自己大约是真有点儿看走眼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自己要出手弹压一下耿文华吗?
若是不管,她又有子女,又在外面的事情上有些偏才,得王爷看重……那早晚有一天,府里她是要一家独大的。
可若是管,该将谁抬起来呢?
再者,那拉氏心里是有些犹豫的,现在的耿文华,还是没什么威胁的。自己其实不动,稳坐钓鱼台才是最好的,因为只要自己不犯错,那就是谁也不能撼动嫡福晋的位置。动了,有可能会出错。不动,就一定不会出错。
反正将来无论是三阿哥还是四阿哥亦或者五阿哥继承王府,都必得要将她放在尊位上供着。
所以,暂且别动?
那拉氏沉默大半天,这才吩咐嬷嬷:“去钮祜禄氏那边一趟,就说四阿哥也三岁了,这启蒙的事儿王爷既然吩咐下来了,问一问四阿哥这段时间可还习惯。再者,既然气蒙了,这伴读,还有哈哈珠子,也该挑选起来了。”
嬷嬷忙问道:“那五阿哥那边……”
“五阿哥那边也问一声。”那拉氏缓缓说道:“不过五阿哥年幼,这又正好是冬天,天儿冷,五阿哥这边可以等过了年再说。”
话是要带的,但那拉氏话里的意思也很明显。
耿文华听了之后就笑道:“劳烦嬷嬷跑这一趟,我知道了,劳你和福晋说一声,五阿哥这边不着急,再者,这个伴读的事儿,还请福晋帮我拿个主意,我自己……确实是没合适的人选。”
她娘家那边侄子还小,才刚学了走路呢,让个奶娃娃来给弘昼做伴读吗?
再说,做不做伴读,娘家和自己的血缘关系也是斩不断的,那何必再为这个名额和福晋有纷争呢?干脆将这名额拿出来,
看福晋是如何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