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二陛下只好在两仪殿内吃着新炒的花生米,再闷一杯小酒, 嘴里嘟囔抱怨几句“毛团儿都比朕混得好”。
张阿难捂嘴偷乐:“大家这就是气话了,新种的落花生不正是晋阳公主命人炒制, 头一个给您送来嘛。”
李世民掩不住面上几分小得意, 继而举杯遥敬东方, 感慨道:“阿耶仙逝一年有余, 朕倒是没想到, 兕子将毛团儿养得很好。”
三岁的成年犬通体雪白, 毛色发量,体型亦是矫健的弧度。
他的女儿, 将翁翁留下的爱犬养得很好。
李世民透过窗边, 望见夏日的暖红夕阳下群鸟归巢,树顶轻晃的温馨画面。
这般生景, 才叫大兴宫有别于历朝宫殿, 有了些许活人气。
这也是李世民迟迟不愿搬去大明宫避暑的原因。
帝王回神, 忽而笑着问:“公主府也动工大半年了, 问问阎立本, 今冬之前可能完工?”
张阿难答:“奴月初已经问过了,阎郎中说,今冬第一场雪前,定能叫公主舒心地住进去。”
阎立本审美一流, 李二陛下是毫不担心的。
闻言颔首:“既如此,帐内府、公主邑司的各官职人选,便开始留意起来吧,亲事府的执仗、执乘暂且不急,最后从宫中挑一批好的便是。”
张阿难都一一应下。
李世民一一嘱咐完,垂眸望着盘中尚未吃完的花生米。
兕子就如当年的阿姊一般,正在冉冉升起。
他要保着他的女儿,不再坠落。
……
南山这头,终是赶在落霜之前,将二十亩花生都收齐晒干了。
落花生的任务却还没有完成。
兕子坐在太阳底下,反复琢磨着榨花生油的指南。在她身后,则是庄户们热火朝天聚成一片,正忙着给花生脱壳。
剥花生可不是一项容易活儿。
花生壳偏硬,需得不断用指甲或压力破开,才能得到里头三两枚裹着红紫皮的花生豆。
幸而庄内人多,就这么忙活着,再抽空蹲空地上吸溜一碗热乎乎的茄汁汤饼,不够还有玉米饼夹辣椒酱管饱!
这般忙活五六日之后,便有了足量的花生来榨油。
在大唐,以手工古法制油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工序。兕子瞧着系统给出的法子大差不差,索性叫宋管事先按着榨麻油的老样子试一试。
饱满的花生豆被一茬一茬倒入大锅,翻炒均匀熟透之后,再入碾子磨榨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