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了!
他连忙把陈健功拉到一边,“我写小说这事,你都跟谁说了?”
陈健功不明所以,但还是答道:“就我们几个负责筹备的同学。”
林朝阳面色严肃,叮嘱道:“这事你们可别往外传。”
“啊……”陈健功本想问一句为什么,但他怎么说也年近三十,还算有些城府,林朝阳叮嘱别外传,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既然没说,那就是不想让他问。
想到这里,他答应道:“好,回去我跟他们说一声。”
林朝阳点了点头。
“朝阳,那你是不想当这个顾问?”陈健功问道。
既然林朝阳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写小说的事,那给《未名湖》当顾问想必他也是不愿意干的了。
林朝阳朝陈健功露出抱歉的笑容,“健功,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社刊当顾问这事我就不参与了。不过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我很乐意帮忙。”
陈健功明白了,林朝阳是不想名字暴露在刊物上。
他眼睛一转,便有了点子,“可以起个笔名嘛,我们保证不泄露你的身份。”
“这……”
林朝阳迟疑,陈健功之前好歹帮过他的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有点不够意思了。
片刻后,林朝阳下定了决定,“好!”
见他答应了这份差事,陈健功与邹仕方高兴不已,要拉着他去见见五四文学社创社的其他几位元老。
“不用不用。”林朝阳拽住陈健功,“你们文学社的活动我就不参与了,也不用见那么多人,以后要是有稿子找我,健功你就到馆里给我留个纸条。”
好嘛,赶上地下党接头了。
陈健功和邹仕方对视了一眼,人家也答应帮忙了,不露面就不露面吧,无非是陈健功跑跑腿而已。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临走,林朝阳还不忘叮嘱了一句,“小说那事,告诉大家别往外传。”
“放心吧。”
下班耽误了些时间,回到家中时已经快六点半了,陶玉书还没回来,陶母正在往饭桌上端菜。
“诶!”陶玉墨叫了林朝阳一声。
等他看过来,她语气生硬,“有你的信。”
林朝阳不动声色,将桌上的信拿走。
小姨子在家里可从来不跟他主动说话,上回那半份红烧肉还是有点作用的。
吃人嘴软,小姨子也算个讲究人。
吃完晚饭,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看家里的来信。
内容很平常,都是林二春夫妻俩对林朝阳小两口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切,林朝阳执笔回信,第二天把回信给老家寄了过去。
又过了一天,早上刚上班,林朝阳便被叫着前往会议室。
今天五四文学社成立,要在图书馆会议室召开恢复成立大会,馆里叫来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帮忙布置一下会场。
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
上午九点,燕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大会在燕图会议室里正式举行,会议室的南窗挂了一条横幅——燕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大会。
前来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入席的时候,林朝阳突然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不是那天在图书馆拿他开涮的老登吗?
林朝阳眼见着老登拄着拐杖走到了座位坐下,再看他面前的铭牌——朱光遣。
心里忍不住飙出一句脏话。
你个老……同志,拿我开涮就算了,连自己也不放过,杀敌八百,自伤一千啊?
《西方美学史》写的一般——朱光遣。
林朝阳的意外没有对大会产生任何影响,嘉宾们一一落座。
小小的燕图会议室内坐满了中国文化界的精英,其中更不乏举足轻重的人物。
燕大党委副书记马世江、副校长稷羡临、燕大中文系教授王瑶、鲁迅先生挚友川岛、诗评家谢勉、诗人张志敏、作家刘昕武、《燕京文艺》小说组组长周燕如,以及拿林朝阳开涮的朱光遣。
之前为了五四文学社忙前忙后的陈健功和邹仕方没有列席,只能站在这群领导、嘉宾的对面充当观众。
五四文学社成立后两人只是副社长,今天文学社跟以上众人坐在一起的只有已经确定的社长张友华,他是校团委文化部的负责人。
大会先是展示了茅盾先生给燕大的复信和为《未名湖》杂志的题签,博得了在场众人的热烈掌声。
之后又由马世江宣布五四文学社领导班子成员,接着是参加大会的几位重量级嘉宾发言表示祝贺。
林朝阳瞅见列席参加大会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几位记者奋笔疾书,想必明天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的消息便会登上这两份权威报纸的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