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嘛,他现在可是燕京市一建公司的总工程师了。”
林朝阳在一旁看了一小会儿,见小伙子干的一丝不苟,心里庆幸找这帮兵哥哥来修院子还真是个明智的选择。
到中午的时候,他特地请在院里干活的两个小伙子吃了顿饭,下午两人干的更卖力气了。
下午夫妻俩从棉花胡同回到华侨公寓,路过门卫室被保卫喊住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从门卫室走了出来。
“朝阳同志!”
“老滕?你好,你好。”
来人是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滕洪升,两人握了握手,林朝阳问:“你来是……”
“李导来燕京了,投资的事已经落实,由濠江的何先生投资。经过跟我们公司的协商,李导的电影将由我们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李导最近在筹备电影,想跟你这个编剧聊聊,你看你哪天有时间?”
林朝阳看了一眼手表,“今天时间太晚了,明天我请个假,后天去见他吧。”
“好,那我就先走了。”
周一上班林朝阳请了假,周二一早他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燕京饭店。
他敲了敲房门,等了一会儿,房门打开。
李翰祥见到是他,发出一阵粗犷的笑声。
“朝阳,投资搞定了,电影可以拍了!”
林朝阳笑了笑,“这可真是大好事,我那稿费是不是也得给结一下了?”
闻言,李翰祥脸上的笑容僵在那里。
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
李翰祥最近刚拿到投资,自己又从邵氏顺利抽身腾出时间来拍摄电影,见到林朝阳本来心情正好,却被他一句话扫了兴。
“你可真是满身的铜臭味!”
“我赚的可都是辛苦钱,你堂堂李大导演,总不会还克扣我的稿费吧?”林朝阳挖苦道。
“给给给,我今天就让他们把稿费汇给你。”
“别,别直接汇给我。”林朝阳连忙说道。
按照国内的规定,这个时候外国汇款只能汇到中国银行,而老百姓是无法直接接收境外外汇汇款的,所以必须在中国银行进行强制结汇,按照官方汇率计算等值人民币。
李翰祥听着他的话,面露轻笑,这几年他往返于大陆、香江之间,对大陆的情况有所了解,“那给你换成外汇券?”
林朝阳脸上绽放出笑容,“李导英明!”
在门口说笑了两句,林朝阳和李翰祥进了屋,此时里面已经坐了几位客人,里面有两个还是熟面孔。
一个是林朝阳之前就见过的合拍公司的史宽,一个是燕影厂厂长汪阳,另外两位林朝阳并不认识。
汪阳看到林朝阳并不意外,他早知道林朝阳是李翰祥新电影的编剧,只是今天见面,还是会有点尴尬。
林朝阳却毫无挂碍的与他握了握手,热络的打了个招呼。
另外两位客人,李翰祥也介绍了一下,一位是故宫博物院的副研究员朱家晋,一位是李翰祥从香江带来的摄影杨林。
几人正在讨论布景的问题,电影分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个部分,也可以说是两部独立的电影。
其中圆明园的戏份自然是重中之重,但这座万园之园早已焚毁多年,现在坐落于水木大学旁的不过都是些残垣断壁。
如果用作拍摄是肯定不行的,现在又没有数字模拟技术,为今之计只能重新搭建一处场景用于拍摄。
可圆明园已被焚毁,真正的原貌难以窥探,想要复原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更何况如此大兴土木,烧钱是一定的。
“我记得故宫里有几幅郎世宁的画是专门画圆明园的。”林朝阳说道。
“这个我刚刚也提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朱家晋回道。
他是李翰祥请来的历史顾问,在清史方面有很深的功底。
“之前写剧本的时候,我查到我们燕大图书馆有一套蒋友仁西洋楼设计图。”林朝阳又说。
听到这个信息,朱家晋眼前一亮,“你们那还有这个?”
李翰祥也高兴的说道:“要是有设计图可就简单多了。”
一旁的史宽和汪阳对于清史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们在高兴什么。
朱家晋便解释道:“蒋友仁是个法国传教士,乾隆年间来华,深受乾隆器重,他是圆明园的重要设计者之一。
长春园内的西洋楼建筑群就是他负责修建的,还有园内的诸多水法工程,都是他负责的。”
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其中的水法,也就是喷泉。
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黄花阵、海晏堂等诸多水法设计精巧,放眼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堪称奇景。
这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查资料靠的都是博闻强记的能人,林朝阳这两句话算是给剧组省了大力。
电影拍摄不追求以假乱真,只要形似就可以,真要是有设计图,那可真是给剧组的布景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聊了两个多小时拍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林朝阳和朱家晋出谋划策,李翰祥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