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文豪1978 > 文豪1978 第30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文豪1978 第300节(1 / 2)

“主编说的没错,不是都说林朝阳的《梵高之死》也报送了吗?其实我觉得在艺术水准上《梵高之死》的水平要高出《棋圣》不少。

对比这两者,《棋圣》的优势很明显是胜在意识形态上。”

“《棋圣》其实也不差,是《梵高之死》太惊艳了。《冬天里的春天》得奖有些牵强了,还不如给《梵高之死》呢。”

“哪有一个人占两个名额的?《棋圣》换成《梵高之死》还差不多,这样更服众。”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表现的十分热切。

这毕竟是国内第一个长篇小说奖项,又是第一届评奖,大家也算是文学界的一份子,结果出来之后自然心热。

姜子隆看着众人的表现,脑海中不自觉的想起了林朝阳那张脸。

真年轻啊!

说起来他姜子隆在作家中成名已经算是比较早的了,更是开创了“改革文学”这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流派。

可惜跟林朝阳一比,就有点不够看了。

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得个茅盾文学奖!

第306章 客盈门

燕京,朝内大街166号。

临街是一栋五层高的建筑,后面还有一栋四层高的红砖楼,闻名全国的《当代》编辑部就在此楼的二楼。

“没得奖啊!”编辑部内响起了一个遗憾的声音。

“没得奖才正常,你也不看看得奖的都是些什么风格的作品。”祝昌盛发着牢骚。

章仲锷抬头看了他一眼,“《梵高之死》没得奖,你比林朝阳还闹心。”

面对同事的调侃,祝昌盛坦然道:“这是荣誉啊,谁嫌荣誉多啊!”

姚淑芝跟着打趣道:“老祝,可不光是荣誉吧?还有奖金呢!”

“那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祝昌盛摆了摆手,口不对心的说。

几个同事们瞧着他强装出来的姿态,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笑了出来。

同事们谈论着新鲜出炉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办公室里乌泱乌泱的,有人抱怨道:“《梵高之死》没得奖确实太可惜了,我看这名单里有几部的水平也一般啊!”

“文学作品各花入各眼。评奖这种事,哪有十全十美的。再说老祝刚才说的对,这里面不光是小说本身这一个维度。

《梵高之死》发表那阵不是还有人批评它是宣传‘自由化’嘛,文协评奖,这样的作品得奖希望确实不大。”

“唉,真是可惜。”

“没什么可惜的!”众人正说着话,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扭头望去,只见覃朝阳站在那里。

他走进办公室,又说道:“有什么好可惜的?今年评奖,获奖作品七部,我们人文社发表、出版的作品占了四部,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他是《当代》的负责人,也是人文社的社领导之一,跟手底下的编辑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

见覃朝阳走进来,祝昌盛没再发牢骚,只是他想起了以前去林朝阳家组稿时总会遇见的章德宁。

她现在应该很得意吧?

“嗐!这都是朝阳这个作者的功劳,跟我没什么关系。”

“啊哈哈,恭喜我干嘛呀?你们应该恭喜玉书才对。”

燕京市文化局大院,文联大楼内,从早上上班开始,章德宁就一直在应付着来道喜、聊天的同事们。

就在今天一早,燕京文协方面接到了全国文协关于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的通知,早上新鲜出炉的《人民文学》也报道了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共有七部作品获奖,其中包括了《燕京文学》报送的唯一一部作品《棋圣》。

天可怜见,因为刊载作品篇幅的原因,茅盾文学奖这种长篇小说评奖本来是跟《燕京文学》没什么关系的。

《棋圣》作为《燕京文学》近几年来唯一一部刊载篇幅超过十万字的作品,当时是被编辑部当成独苗报上去的。

听说这一届评奖报送的作品多达一百余部,编辑部领导也没敢奢望《棋圣》能拿奖。

可谁能想到,这评奖结果一公布,《棋圣》还真就从上百部长篇作品当中杀出重围,成了七部获奖作品之一。

章德宁作为《棋圣》的责编高兴得意之情自不必提。

编辑部身处在文化局大院里,清早一上班闻讯前来道贺的同事络绎不绝,让她应接不暇。

好不容易把应付完了几个同事,她的目光朝陶玉书那里看过去。

跟自己收到的祝贺相比,陶玉书身边的人只多不少,毕竟自己只是《棋圣》这部获奖作品的责编,而陶玉书却是获奖作者林朝阳的爱人。

等早上这阵风过去之后,章德宁高高兴兴的同陶玉书聊了几句,两人正说话的功夫,李拓突然跑到办公室来。

他一脸亢奋兴冲冲的对陶玉书喊道:“玉书,还上什么班啊?不回家去跟朝阳分享一下得奖的喜悦?”

“现在是上班时间,等下班的。”陶玉书心中高兴归高兴,但却一板一眼的回答着李拓。

他见状摇了摇头,“你可真够淡定的。不跟你说了,我去给朝阳道个喜。”

陶玉书太了解李拓了,听到他说道喜,在脑子里自动把这句话替换成了“蹭个饭”,这次朝阳得奖,他少不了要借着这个由头让朝阳请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