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看着面前的那张“大团结”不争气的咽了口口水,他一个月在文协打杂才挣二十多块钱,这一张大团结快赶上他半个月工资了。
谌容没想到林朝阳把她的玩笑话当真了,连忙要制止他,林朝阳却摆了摆手,“没事,过年高兴嘛。”
见母亲没有再说话,梁天经过短暂的思想挣扎,从林朝阳手中接过票子,态度乖巧的又说了一声,“谢谢林叔叔!”
“不用谢。”
这声林叔叔听着明显比刚才真诚多了,钞能力就是好用。
林朝阳又朝梁佐和梁欢兄妹俩招手,“宁落一群,不落一人,你们俩也来。”
梁欢毫无负担的叫了一声“林叔叔”,喜滋滋的从林朝阳手中接过一张大团结。
梁佐则有点为难,“师父,我就不用叫了吧?”
林朝阳玩兴大发,“咱们各论各的。在你自己这,管我叫师父。从你妈这论,得叫叔叔。”
梁佐无奈的说道:“林叔叔,过年好!”
林朝阳手里又少了一张票子,见叫一声叔叔就给十块钱,陈健功凑到林朝阳身边来,恬不知耻的说道:“朝阳,要不我我也喊你叔叔吧。”
林朝阳闻言满脸嫌弃,“我怕你把我喊破产!”
刚才出手阔绰,这会儿又立马吝啬起来,林朝阳这前后强烈的反差让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359章 徘徊的陆遥
自从那天在谌容家聚会结束后,李拓便成了林朝阳家的常客。
距离《闯关东》发表还有两个月时间,为了先睹为快,他每天一早就来小六部口胡同点卯,晚上天黑了才回家,上班都没这么努力过。
然后就是梁佐兄妹俩,梁佐白天得上班,所以都是傍晚带着妹妹来林朝阳家看上两三个小时,正好跟李拓错开,谁也不耽误谁。
连着七八天的功夫,李拓终于看完了《闯关东》,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拉着林朝阳聊到这天深夜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林朝阳以为这事就算完事了,没想到隔天陈健功又跑到了他家。
“你怎么来了?”
陈健功说:“李拓说你这还有《闯关东》的手稿,我来看看!”
要是李拓在这,林朝阳高低得骂一句:你这厮,当真是脸都不要了。
“看吧,看吧!”林朝阳无奈的摆摆手,随陈健功去折腾。
他已经预感到了,接下来这段时间里他们家恐怕安静不下来了。
隔了两天,李拓又兴冲冲的跑到林朝阳家里,林朝阳一见他便要兴师问罪。
“你还有脸来!”
李拓打断他,“你先别说话,看看我这篇文章!”
他说着扬手递过来几张稿纸,稿纸的第一页第一行是文章的标题,《闯关东gt:震撼人心的艺术高峰》。
这个标题……马屁意味太浓了点吧?
尽管还没看内容,但林朝阳还是对李拓说,“这太夸张了点吧?”
李拓看了看文章,又看了看林朝阳,“夸张吗?我觉得挺写实的!”
神他么写实!
“我跟你讲,朝阳……”
李拓这个人向来是比较推崇西方现代文学,平日里激昂文字、指点江山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那些名篇里他能看上的并不多,他认为许多被广泛推崇的名作不过是因缘际会而已。
但对《闯关东》,李拓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在李拓看来,现当代中国文坛中能将小说的故事性、文学性、思想性融为一体,高度统一的小说屈指可数,《闯关东》绝对要算一个。
他滔滔不绝的跟林朝阳讲了半天,最后意犹未尽的说道:“真盼着你这部《闯关东》早点发表啊,这样我的这篇评论也能早点示人了!”
他这态度好的让林朝阳都不忍跟他理论陈健功的事了,林朝阳说:“等会留家里吃晚饭吧。”
“那你晚上多弄两个菜!”他一点不客气的提出了要求。
林朝阳心里瞬间又升起了把他撵出院的冲动。
正月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事实如林朝阳所料,跑到他们家借手稿看的朋友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少,反而还越来越多。
更过分的是,这帮人看完了手稿还要蹭饭。
伴随着这些人对手稿的阅读,《闯关东》的故事也开始在燕京文坛流传开来。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燕京,在《花城》所在的广东文坛也是如此。
李士非在春节期间逢人便聊《闯关东》,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发酵至今一个多月,《闯关东》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华南地区的文学界,并且还在不断向外扩散。
文人嘛,八卦的天性本身就比一般人要重。
《闯关东》这部小说被大家传的神乎其神,在无形中吸引住了大家对于它的好奇心。
但绝大多数人又只能通过文学界朋友的嘴得知个只鳞片羽,这更让他们心痒难耐,恨不得这部小说明天就能发表。
离着三八妇女节还有三天时间,林朝阳收到了一封陆文甫从江苏寄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