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文豪1978 > 文豪1978 第35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文豪1978 第356节(2 / 2)

但不同的是,林朝阳的小说已经创作完成,而他的作品却还未动笔。

“朝阳!”陆遥突然叫了林朝阳一声。

“怎么了?”

陆遥脸色郑重的看着他,“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经决定要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这部书如果不是此生我最满意的作品,也起码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作品。”

他说到这里,眼神中带着些不自信,“说起来有点玄,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够理解,这个断然的决定,起因大概是缘于我少年时期一个偶然的梦想。”

林朝阳安静的听着他说话,见陆遥神色徘徊,他点点头,“当然可以理解。宏大叙事对于作家来说就像是悬崖边的花朵,充满了未知、危险的诱惑。

听着林朝阳的话,陆遥高兴起来,“你说的太对了!”

他兴奋的接着说道:“去年我刚忙完了《人生》的拍摄,现在一直在筹备这样一部作品。在我的规划里,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涵盖了整个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这段时间的社会变迁。

我听他们说,你这部《闯关东》写了六十多万字,时间跨度横跨三十年。

你也知道我,迄今为止我最长的作品就是《人生》,也不过十三万字,充其量是部篇幅较大的中型作品。

说实话我现在准备了几个月的时间,越准备却发现自己越茫然,我现在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这本属巨人完成的工作。”

陆遥说着语气有些低落,他眼神真诚的看向林朝阳,“我真难以想象,你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大山的!”

第360章 民族的未来

林朝阳非常清楚,陆遥所谓的“难以翻阅的大山”应该就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部著作《平凡的世界》,煌煌百万字,称得上是一部巨作。

林朝阳更清楚以陆遥的才能写出这部小说来并不是问题,陆遥现在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

他笑着说道:“山就在那里,你去,自然能翻过去。”

陆遥闻言微微一愣,随后面露沉思,过了片刻,他重重的点了点头,“你说的对,山就在那里。”

林朝阳这句话虽简单,却包涵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与气魄,让陆遥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舍我其谁的信心来。

“朝阳,这部书我一定会写出来的。”

林朝阳拍拍他的肩膀,“加油!”

次日上午全国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正式在桃园宾馆的宴会厅里举行,会场布置的与正常的座谈会没什么不同,就是规模大了点。

这次座谈会来了全国各地大几十位正当年的作家,还有一些编辑和评论家。

章光年这个文协首领主持会议,先是冠冕堂皇的讲了一番话,然后便邀请与会作家们发言。

这次来的作家大多都是中青年,王濛算是其中辈分和年纪比较大的,同时他又身兼《人民文学》主编的职务,章光年邀请他第一个发言。

王濛这个人说话办事向来是圆滑的,他讲起自己对于“农村题材”小说的认识和理解,言语间全是辩证的说词,滴水不漏。

听他的讲话,有些在场青年作家面露不屑。

这个年代文化界提倡思想解放和直抒己见,在他们看来,王濛的发言无疑是妄图左右逢源。

等王濛发完言之后,又到了唐因讲话,他聊的话题亦政亦文,很多外省作家听着都不太感冒。

这也是这个年代燕京作家与外省作家交流时的一个常态,可能是因为身在首都的原因,燕京的作家们总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自己置身于政治的命题下,“左右”摇摆,间或夹杂一些时政内幕,却言不尽。

这样一来,双方的交流就显得隔了一层屏障,难以交心。

许是察觉到了一些外省作家的厌烦情绪,章光年在唐因发言结束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眼神在附近的作家身上游弋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一个浑水摸鱼的身影上。

“最近我们文学界有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就是朝阳同志的新作品,正好他今天也在,不如就让他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创作经验吧。”

林朝阳正神游天外呢,冷不丁听章光年点到他的名字,他不禁朝章光年递过去一个眼神:说好了只开会,不说话的。

章光年回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被点了名字,林朝阳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组织起语言。

“刚才王濛同志、唐因同志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于农村题材小说的认识与理解,讲的比较客观。

光年同志让我分享分享这方面的经验,说来惭愧,我是没什么准备的。

不过既然是分享嘛,那也不必苛求完全、圆满,我就说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点体悟供大家参考吧。”

林朝阳的态度非常谦虚,但在场并没有人会因此轻视他的发言。

在这些同行眼中,林朝阳的水平一直处于中国文学界的领军水平,在保持着高质量的输出前提下,还保证了非常高的效率。

出道不过几年时间,他的代表作已经比在座有些人的全部创作都要多了。

“今天我们谈的是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我本人就出身于农村,我在农村待到二十岁才进城。

我敢说自己是个农村人,但却不敢说自己了解农村。

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我自身的年龄与阅历所限,另一方面,一个更主要的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是农村?”

林朝阳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什么是农村?

看似明知故问,但真当人们开始认真思考时,却没办法简单的用几句话来概括。

“从狭义上来说,我从小生活的、看到过的地方都叫作农村,这个应该就是我们文学界建国以来所谓的‘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