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文豪1978 > 文豪1978 第5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文豪1978 第552节(1 / 2)

林朝阳在查剑英的视线里并没有走远,他走出一段距离后站定,与一位中年人握手寒暄了起来。

查剑英认得,那是她在燕大念书时的老师之一,中文系的讲师洪子诚。

林朝阳正是看到了站在人群外的洪子诚,才从学生中间走出来。

两人已经好久没见过面了,聊了几句后洪子诚热情的拉着林朝阳往西南门去,他要请林朝阳到长征饭庄吃饭。

老虎洞胡同跟以前比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热闹了。

哦,对了,长征饭庄的熘肝尖涨价了,8毛涨到1块2毛。除了熘肝尖,别的菜也涨价了。

「哎呀,一晃多长时间没见你了!」洪子诚感慨着说道。

这两年林朝阳偶尔回燕大,多是回岳父家,很少与燕大的师生交流,即便见面也是匆匆一警。

「刚才的演讲讲的很好,不过好像不太符合你的性格。」洪子诚调侃道。

林朝阳笑了一声,「有感而发,燕大这几年变化挺大的。」

洪子诚心中明白林朝阳所谓的「变化大」是何意,他每天在燕大工作生活,

没人比他更清楚。

「开放嘛,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化的。」

洪子诚说了一句,将话题转移开,打趣道:「你推动的那个文学奖项我可听说了,没搞个最佳文学批评奖可不够意思。」

「等以后再搞评奖,我肯定想着。」

玩笑了一句,林朝阳才正色道:「贪多嚼不烂,囊括小说类奖项就不错了,

奖项最重要的还是影响力。」

洪子诚颌首认可,又说道:「你不知道吧?我受到邀请,成为评委了。」

「那你以后评奖没戏了,当了评委四年不能参评。」

「我又不写小说。」

两人说说笑笑,老朋友久未见面,边吃边聊,气氛轻松又愉快,直到下午一点多才分开。

隔了几天的傍晚,大舅哥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

「嘿!朝阳,我发现你一回燕大总能引起点轰动!」

「轰动?什么轰动?」陶玉书问。

「你不知道?」陶玉成掏出来一份校报,上面刊登了林朝阳当日在三角地的讲话。

讲话还被校报起了个名字一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一林朝阳同志寄语燕大学子》。

林朝阳好奇的看着报纸,问:「这哪来的?记的还挺全。」

「有博闻强记的学生合力回忆了你的讲话,最开始是汇总了之后贴到了三角地的海报栏上。

后来校报的记者觉得不错,就登上了,反响还挺大的,获得了不少学生的拥护。」

陶玉书看了一阵报纸,心中愉悦,问大哥:「你今儿来干嘛?”

「我来问问《红高粱》什么时候上映。」

「快了,下周就上。」

眼下正月十五都过了,如果不是为了《红高梁》的上映,陶玉书早回香江了,那边还一堆事呢。

「办首映吗?给我弄几张票?」

「回头我让玉墨给你送过去。

「行。对了,有空给我问问章艺谋,我想请他去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上个课。」

陶玉书斜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还管上这事了?」

陶玉成笑着说道:「帮同事个忙。」

以陶玉书对大哥的了解,自然知道他这个请求恐怕至少换了一顿酒。

「我问问他吧。」

又几日后,《红高梁》在首都电影院举行了首映。

这年头没有后世那种热闹非凡的首映礼,但该搞的首映活动还是要搞的,气氛并不娱乐,反而严肃认真。

到场的除了有电影主创和观众,还有不少电影界同行和评论家。

放映结束后,大家表达对影片的看法,《红高粱》获得了从业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观众的评价要差了一些,有一些观众认为电影拍的太过艺术化,看起来不够爽利。

总体而言,还是好评居多。

在首都电影院举行首映的同时,《红高粱》也正式登陆国内各大城市的电影院。

为了《红高梁》的上映,陶玉书还自掏腰包联系了十几家报纸、杂志打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