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看似是两个小公司出品的影片在打擂台,实际上却是香江电影两大巨头的针锋相对。
在新艺城陷入内斗,后继乏力之时,香江影坛终于迎来了双雄争霸的时代,
电影圈的人看的是行业竞争,可香江的普通市民和观众们看的却是程龙这个功夫巨星和新生代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巅峰对决。
今年以来,在香江电影圈要说谁最红,周星驰排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排第一。
一部《无敌幸运星》,一部《赌圣》,本埠狂揽6000万港元票房,作为主演的周星驰红透了半边天。
独特的「无厘头」表演方式在香江影坛独树一帜,成为了他的专属风格。
《警察故事续集》8月2日首映,《赌侠》同日上映,互相针对的意味不言自明,火药味冲天。
这样强硬的档期对撞在前几年嘉禾与新艺城争雄时也曾出现过,但持续了两年,大家发现这么做更大的可能还是两败俱伤,后来也就有了默契,降低了对抗的烈度。
如今林氏影业乘风而起,顶替了新艺城的位置,正缺少一场在香江影坛竖名立威的肉搏战。
用陶玉书接受媒体采访的话来说:林氏影业正需要一块磨刀石,试试手中剑锋!
这句话放在新闻报道里多少显得有些中二气息,却出人意料的受到了许多媒体和读者的热捧。
媒体们捧的原因很简单,新闻人物打嘴仗有热度,他们的刊物销量高啊!
而读者们是真心实意的佩服陶玉书,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林氏影业这个初出茅庐的影坛新秀便以强横无匹的姿态脱颖而出。
到如今已经可以与香江影坛巨无霸嘉禾手腕,不管结果是输是赢,光凭着这一份胆气和雄心就让人不敢小靓。
《警察故事续集》主打的是程龙,《赌侠》主打的是周星驰。
两部强片,两大影星,浓缩了香江影坛的新老之争,也直接带火了今年香江电影的暑期档。
嘉乐、翡翠、丽声、总统、文华-——-凡香江大戏院,尽皆人满为患。
而在这些戏院的排片表上,《警察故事续集》和《赌侠》两部电影占据了近90%的排片量。
那些原本正在上映或者刚刚上映的电影碰上这么一个火星撞地球的档期,排片腰斩都是好的,有的干脆直接被下映,死的连个骨头渣都不剩。
上映首日,《警察故事续集》票房261万港元,《赌侠》票房225万,看起来林氏影业的表现略逊一筹。
到第四日,两部电影当日票房基本持平,相差不到两万。
首周的最后两天,《赌侠》单日票房反超《警察故事续集》。
第二周的第一天,两部电影的首周票房出炉,《警察故事》以1549万港元登顶当周票房榜冠军,《赌侠》票房1463万港元,以不到90万的劣势屈居第二。
在二者之下,成绩最好的是周润发主演的《公子多情》,票房458万港元,这还是因为这部电影早上映了两天,其他一些片子更加惨不忍睹。
算上《警察故事续集》和《赌侠》,本周香江电影市场共有16部影片在映,
有3部影片在这二者上映后直接被下映。
其余11部电影,仅有包括《公子多情》在内的两部电影票房过百万,其余9部作品票房加在一起堪堪达到《公子多情》的水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老大和老二干仗,老三、老四、老五直接没了。
面对着嘉禾和林氏如此不讲武德的做法,各家电影公司老板、导演纷纷对媒体抱怨自家影片的凄惨遭遇,吸引了不少香江市民的关注。
不过这些新闻报道并没有引发市民对于其他电影公司和电影的同情,反而让大家看到了热闹。
一番龙争虎斗,嘉未和林氏谁输谁赢还不知道,但香江的一众中小电影公司已经亏麻了,堪称1988年香江影坛最大惨案。
第508章 大手笔
1988年的暑期档,对于观众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戏院里仍是一样的热闹,影片仍是一样的精彩。
但对于香江电影从业者们来说,却是足以令许多人终身难忘的经历。
从8月2日到9月1日,近一个月时间里《警察故事续集》和《赌侠》两部电影刺刀见红,拳拳到肉,导致香江各大戏院内硝烟弥漫。
上映首周,《警察故事续集》技高一筹,票房领先。
但从第二周开始,《赌侠》连续多日单日票房超越《警察故事续集》。
本周《警察故事续集》收获了1175万港元,票房跌幅不及30%,表现相当稳健,也符合程龙这位功夫巨星出手的一贯水准。
但跟《赌侠》的逆天表现比起来,《警察故事续集》就显得逊色了不少。
本周《赌侠》票房1246万,票房跌幅不到20%。
对于一部商业片而言,这样的票房跌幅已经不能用健康来形容了,简直是个小奇迹。
《赌侠》的票房数据出炉后,顿时引得香江影坛一阵侧目。
所有人都认识,今夏的这场影坛巅峰对决,不仅是票房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新王加冕的隆重典礼。
事实也跟大家想的差不多,到了第三周《赌侠》势头不减,豪取941万票房。
而《警察故事续集》仅有674万票房,双方票房彻底拉开差距。
到9月4日下映,《警察故事》累计票房3615万港元,而《赌侠》累计票房4142万港元。
至此,1988年香江影坛对抗烈度最强的暑期档落下惟幕,但这场龙争虎斗的余波却仍在延岩。
好事的观众津津乐道着周星驰以王者之姿登顶,一时无两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