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文豪1978 > 文豪1978 第7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文豪1978 第741节(2 / 2)

果然是距离产生美。

陶玉成看着陶希武的一头黑发,心里也很满意,跟林朝阳四目相对,都感受到了对彼此的谢意。

「大哥辛苦了!」

「朝阳辛苦了!」

快乐的暑假结束了,小黄毛和小豆丁们都回归了校园。

陶希武临走时唯一的遗憾是这个暑假过得太充实,以至于连火爆香江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都没看过。

这个夏天,《侏罗纪公园》给香江电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6189万港币!

最终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江第一部破6000万港元的电影,刷新了诸多记录。

在此之前,香江电影的票房记录保持者是林氏影业去年出品,周星驰和梅艳芳主演的《审死官》,票房5021万港元。

这也是香江此前唯一一部本埠票房破5000万港元的电影,曾经香江电影界以为这个数字至少保持个三五年,没想到仅过了一年就被破了。

并且记录还被足足提高了一千多万港元。

仰望着那高悬的票房记录,许多香江电影人的心中甚至升起了绝望。

6189万票房意味着《侏罗纪公园》至少吸引了300万观影人次,对于人口只有五百多方的香江来说,这简直是个bug一般的存在,只怕要等到以后票价上涨才有可能被打破。

在被《侏罗纪公园》所取得的成绩震撼之余,香江电影界还有一股传言才流动。

这部电影在香江的宣发都是由林氏影业负责的,很多人都认为林氏影业这完全是引狼入室,破坏香江电影市场的环境。

在现在的香江电影市场,林氏影业一家独大,连曾经的霸主嘉禾都被挤压的只有喘息之机,而毫无还手之力,但这并不代表林氏影业就可以在香江电影市场为所欲为了。

前些年陶玉书领导下的林氏影业一直走的是牺牲部分利益,拉拢中小制片公司的路线,本质上其实跟当年嘉禾、金公主的崛起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称得上区别的是,陶玉书比嘉未、金公主还要大方,这也是林氏能够在与嘉禾、金公主的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财散人聚。

但这两年随着林氏影业的不断膨胀,对香江电影市场的虹吸效应也在不断增强,很多事情已经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哪怕陶玉书是公司掌舱人也不行。

就比如中小制片公司想跟林氏合作,可以,你得有一点得天独厚的条件吧?

要不然林氏凭什么找你合作呢?

外面的公司用林氏的资源赚钱,那林氏的员工就要少分一份钱,员工们自然不愿意,这就是连陶玉书也无法撼动的集体意志。

除此之外,还有股东和资本市场影响。

公司一大,问题自然也越来越多,哪怕勤勉如陶玉书有时候也不免感到头疼。

相比之下,一些外部的影响处理起来反而倒简单了一些,就比如这次《侏罗纪公园》所带来的流言。

第595章 打进荷里活

对林氏影业的指责看起来无端,但大众舆论就是这样,有时候真相和情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

《侏罗纪公园》上映的强势影响力带给香江电影人的不仅是震撼,更有恐惧。

许多人沉涵于「东方好莱坞」的叙事之中,猛然被《侏罗纪公园》抽了一个大逼斗,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自省,也不是奋起直追,而是愤怒。

林氏影业将这头恐怖的巨兽放进香江,很有可能砸了所有人的饭碗。

这股新闻的报道强度并不大,但情绪发酵的很快,八月的下半月陆续有不少香江电影人站出来指责林氏影业这种做法是「出卖香江电影利益」。

连林氏影业内部也有声音表示不满。

这样的舆论对于林氏影业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舆情的波动还是影响了股价,这就得重视了。

出现负面舆情,林氏影业的公共关系部很快动了起来。

流言之所以是流言,就意味着它有源头和传播路径,掌握着全港最大的传媒集团,要想查清流言的来历,对于陶玉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流言的源头最早是由《东方日报》发出来的,撰稿记者叫胡令华,有个哥哥叫胡令中。

胡令中是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的现场制片,麦当雄这两年跟嘉未来往甚密,

前年上映狂揽近4000万港元票房的《跛豪》就是嘉禾影业和麦当雄合作的。

一切矛头直至向嘉禾。

后世的九十年代先有金公主自,后又靠着《忍者神龟》积蓄了一把弹药,

再加上程龙在海外的爆红,嘉禾活的很滋润。

但现在不同,金公主噶了,来了个更猛的林氏影业,《忍者神龟》又被截胡,因此这两年嘉禾的日子不算好过。

对于娱乐行业来说,私下里操纵一下舆论攻击竞争对手只是寻常事。

每当重要档期,林氏和嘉禾互相攻击抹黑是常态。

只不过这两三年随看林氏势大,嘉未的攻击已经显得越来越无力了。

这次嘉禾学聪明了,学会了绑架公众,试图将林氏影业塑造成香江电影的「买办阶层」,把它推到香江电影的对立面。

公共关系部的汇报结束,坐在会议室上首的陶玉书迟迟没有说话,会议室内的气氛无形中变得压抑起来,员工们大气都不敢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