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电话?来,给。」
陶希武接过电话,见林朝阳没有丝毫回避的意思,他硬着头皮说,「姑父—」
林朝阳反应了一会儿,恍然道:「哦,明白了,要说悄悄话是吧?」
陶希武被调侃的有些不好意思,见林朝阳走后才松了口气,拨通了电话。
心里想着,等以后有钱了他一定要买个大哥大,省得打电话还得排队。
回了房间,林朝阳语气轻快的说:「希武看样子是谈恋爱了。」
「都上大学了,谈个恋爱不是很正常嘛。」陶玉书应了一句,又问:「谁打的电话啊?」
「阿尔贝托·维莱塔,说给我拜个年。」
阿尔贝托·维莱塔是兰登书屋的ceo,堂堂美国第一大出版集团的ceo打电话给中国作家打电话拜年,陶玉书听着有种莫名的喜感,笑哈哈的问道:「洋人也拜年啊?」
「就是个由头呗,主要是聊聊小说上市后的反响,还有奖项的事。」
前年林朝阳的《舌尖上的中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肆虐了美国图书市场一整年,《舌尖上的中国》总销量至今已经突破了280万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就更夸张了,赶上美国的同志运动如火如茶,这部小说连续霸占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93周时间。
至今依旧横压《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总销量已经达到了540万册之巨。
已经超越了当初林朝阳所答应罗恩·伍德鲁夫的承诺,如果算上全世界其它各个语言版本的话,超出的就更多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强势的销售表现将一茬茬的畅销书压在身下,无力反抗,这其中也包括92年夏天出版的《廊桥遗梦》。
这部小说是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处女作,从创作到完成仅耗时11天时间,结果没想到发表后却受到了美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廊桥遗梦》是典型的美式婚外情小说,要说什么文学性、思想性就扯得有点远了,在国内找个对标物的话,大致相当于琼瑶的言情小说。
这部小说在后世出版后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译成35种语言,畅销全球1200多万册。
小说不仅捧红了麦迪逊县的廊桥,让其成为国际知名旅游景点,更是在美国民间掀起了一股离婚潮。
讽刺的是,小说的畅销让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成了百万富翁,然后他迅速搬离了自己的家乡,并与结婚36年的妻子离婚。
可惜在这个时空里,《廊桥遗梦》就没那么好运了,它遇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婚外情题材大战lgbt运动,突破道德底线的刺激显然不如政治正确更有威力从出版之后,《廊桥遗梦》销量节节攀升,却始终被《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压了一头。
一直屈居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的位置上,不得寸进。
二者相爱相杀一年半的时间,至今仍是如此,属于是有点生不逢时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畅销别说是在兰登书屋,就算是在美国图书市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数据,1992年度美国图书总销售码洋为157亿美元,其中销售额最高的是教科书,为43亿美元;宗教、音乐和参考书销售额为19亿美元。
抛开这两项,美国的精装书、平装书市场约为95亿美元。
兰登书屋作为美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其市场份额占据全美图书市场的15%,也就意味着它的销售码洋达到了14.25亿美元规模。
当然了,码洋并不等于营收,还得打个折才是实洋,去年兰登书屋的实际营收在10亿美元左右。
第605章 凝聚神格
1990年时兰登书屋的营收还在8亿美元的规模,两年之后营收达到10亿美元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看起来业绩增长十分强劲。
实际上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兰登书屋连续出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廊桥遗梦》《舌尖上的中国》等几部爆款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图书销售均价的上涨。
自91年以来,美国精装书和平装书的销售均价连续两年上涨,上涨幅度超过了10%,作为出版商,兰登书屋自然也跟看受了益。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1992年横扫美国图书市场,算上林朝阳的其它几部作品,这一年他的小说在美国创造了近500万册的销量神话。
销售额高达9200万美元,占到了兰登书屋当年销售额的9.2%。
到了去年,林朝阳的几部作品最火热的劲头过去了,但依旧为兰登书屋创造了320万册销量,贡献近6000万美元的销售额,占到了兰登书屋总营收的6%。
细数起来,林朝阳对兰登书屋的贡献绝对要称得上是居功至伟了。
别说是让阿尔贝托·维莱塔给林朝阳拜个年,现在就是让他把林朝阳当成菩萨供起来,只要他有一丝丝的迟疑,那都是对他银行家出身的一种侮辱。
去年林朝阳的《猎人安布伦》书稿送到兰登书屋,他们不紧不慢的编审译校了大半年,一直等到今年1月份,才把这部小说推向了市场,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今年有个好看的报表。
事先兰登书屋为了造势,在美国各大文学、书评杂志和电视节目上都投放了广告,广而告之,打出了「文一部《老人与海》式的伟大作品」的旗号。
配合上林朝阳如今在美国的名气,小说出版当周,便空降《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其后分别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廊桥遗梦》。
首周7.4万册,单月销量破30万册。
甫一登场,便是王者气势。
伴随着小说在美国各大书店的热卖,口碑也逐渐出炉。
《猎人安布伦》的核心价值观虽然是中式的侠义精神,但却被林朝阳包装的极其符合美国读者的口味。
《纽约时报》书评版专栏作家哈维·布雷特在评论文章中给予了这部小说极高的评价:
这是继《老人与海》后又一部伟大而真实的小说,既动人心弦,又震撼人心;既是乐观的,又是悲悯的。
回归了编辑工作岗位的罗伯特·戈特利布在上个月也在《星期六评论》杂志专门撰文,为《猎人安布伦》送上了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