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96章(1 / 2)

(' 同伴。

杨陶璐心底默默念着这两个字。她的疑惑也解开了:是啊,尽管是个人赛,尽管大家比赛中相互竞争,但在一起讨论的都该是同伴,而不是针锋相对、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的对手。

“所以,虽然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词汇量丰富,但在他人发言时不停地打断、插话,或者找到他人论述中一丁点非原则性的小错误,就揪着不放,好像故意要让同伴在公众面前丢脸一般。这些行为对于营造健康的讨论氛围有着强烈的负面影响。我们鼓励选手发挥个性,但也要注意场合。记住,和你同桌的竞争者,不只是这场比赛的竞争者,更是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

江老师一席话铿锵有力,在场不少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另一位评委罗老师也补充道:“第二场同样是分组个人赛,但一场表演最终成功与否,不光取决于某一位演员是否背得下全部台词、演技好不好。更重要的是演员之间的互动和谐自然,这就要求所有演员必须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不能出现‘你表演的好,就衬托显得我差了’这样的思想。”

杨陶璐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被第一环节同组三人的恶性竞争带跑偏了!

“我们看到,总分排名第一的小组——李彤、王芸茜、杨陶璐三位同学的小组,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虽然每个人对台词的记忆都没能做到100%准确,但她们把握住了台词大意,没有‘缺斤短两’。她们表演时还有眼神互动。此外,最打动我的一个细节在于,王同学的台词背到‘midnight’时稍微卡壳了一秒钟,身边的李同学在一旁摆口型、杨同学悄悄向她展示笔记上的内容,不约而同提醒王同学下面该说什么。”

王芸茜淘气地吐吐舌头。她的那段台词很长,不管是在排练中还是在演出时,总是在背到“midnight”之后就忘词。幸好有两个靠谱的同伴及时提示,没想到评委老师们这么敏锐,还是没能完美糊弄过去。

台下又是一阵脸红。大部分选手在练习台词时,能把自己的记全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别人的台词是什么?至于上场表演,还巴不得队友卡壳呢!

这三位倒好,不光融洽相处,还在排练中把别人的台词都记上了!

第164章

罗老师继续道:“我认为,这并不是因为李同学和杨同学记忆力超群,能把王同学的台词也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但是,这说明了这一组是在认真排练,以拿出最好的表演为目的进行的排练,而不是各怀心思,想着怎样让自己在表演中获得最高光,为队友出现可能导致扣分的瑕疵感到幸灾乐祸。”

罗老师还真没说错。好几个小组,赛前排练时都是几位演员各读各的台词,谁都不在意别人的台词里有什么内容。

有几组甚至连一次合练都没有完整完成过,导致上场表演时,一个人说完台词,另一个人都不知道该轮到自己说了。这样的小组,连配合完成演出都成问题,更别提一个人忘掉自己的台词,剩下的人能提醒ta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