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话没说完,她便止住了。
“有了目标,就去争取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大道理,我也不用多说。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有多少执行力报太大希望——一个月后、一年后、上大学后……没错,过来人的话,肺腑之言。”
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逞能,又害怕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
高松然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对于“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尽早接受挫折教育”的认知,是否有些过于保守,让杨陶璐这样本就普通的学生,变得更加唯唯诺诺。
于是,他改换了更加和缓的口气道:“去找一下胡老师,你没有任何损失。可能你会担心你耽误他的时间,可三中花了钱,请大佬来当评委,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帮助咱们三中的学生更好更快成长吗?学校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确实,除了开口求人损失的一丁点面子之外,没有任何损失。杨陶璐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
打听到了高二年级英语文学创作比赛的时间地点,比赛一结束,她就等在门口。
不知是错觉还是什么,胡驰在比赛场所出口见到杨陶璐时,有那么一秒,他的脸上竟浮现了一丝惊喜神色。
来找大佬的决定下得匆忙,杨陶璐也没有准备什么问题请教胡驰,只简要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愿望,也想走翻译这条道路。
可胡驰感兴趣的似乎远不止这一点。担任评委期间,他就观察到了杨陶璐自己发明的速记系统。
邀请杨陶璐坐回了会场评委席,胡驰回答了她的问题,还夸她记性好、反应快,但更多的赞美,都围绕杨陶璐做笔记的能力展开。
“这个句子那么长,你居然用三个符号就能表示,后来复述的时候还能记得一清二楚……哦,原来是这样,你的缩写逻辑竟然这么奇特……”
从礼堂出来,杨陶璐的脑子还有些懵。
两人的对话,与其说杨陶璐在向大佬请教“想当翻译该做什么准备”的一些列问题,不如说胡驰一直在鉴赏杨陶璐做笔记的方法。
当杨陶璐终于找到机会告诉胡驰,她是来请教,如果想成为翻译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时,胡驰眼中的惊喜更盛,忽然说:“杨同学,你的速记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外语信息的能力都很强。我觉得你不光有成为一名优秀翻译的潜质,更可以考虑往同声传译方向发展。”
同声传译?自己刚开始展望翻译的工作,大佬就把自己的天花板拎到这么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