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上的女生打的是猴拳吗?”有人被靳文蕾吸引了注意。
更多人看的还是潘梦影。毕竟,这些翻滚动作难度对于普通人而言,难度实在是太高了,正常人根本做不来。
可这些动作都是潘梦影的小儿科。尽管自从身高突然猛窜后,她就练不了体操了,但这只意味着体操运动中能拿到高分的“空中转体n周半”这些动作,她做起来比以前更有挑战性了。
但倘若只是一个侧手翻,接一个后空翻,再来一个前滚翻……还不都是小菜一碟?
第169章
随着表演的推进,灯光逐渐变得更加明亮。原先的蓝色灯光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黄色、白色交织在一起,仿佛阳光普照大地,唤醒了猴山的每一个角落,带来勃勃生机。
葛希瑶拉的背景音乐依然是圆舞曲的3/4拍,但速度加快,情绪也愈发高涨。
10班的合唱人员依然由和声吟唱为主,虽然没有歌词,但所有听众都能感受到猴山正午的热闹与活力。
王笛的鼓声也愈发欢快有力,葛希瑶的小提琴也不再是普通的乐器,拉的仿佛也不再是一首乐曲,而是化作了猴山中的动物在山间鸣叫的声音,短促又尖锐,充溢着无秩序的野性情调。
靳文蕾和潘梦影在台上仿佛不知疲倦地打着猴拳、做着流畅有力的翻滚动作。
沈建和卢浩也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和靳文蕾一样,卢浩也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一会儿在树林中飞奔,一会儿又在树枝间上下攀援;沈建则利用了自己跳高的天赋,身高腿长,台上的石头道具成了他发挥的场合,做着跳跃的动作,如同山间灵猴版敏捷轻盈。
这下,再迷茫的观众也看出来了:这四位站出来的同学,正在模仿着猴子在山林中的活动——毕竟不是猴戏世家传人,四人的模仿谈不上惟妙惟肖,却也并不拙劣,能看出是几只猴子在山林间奔跑跳跃,尽情嬉戏。
台上的场面热闹了,台下也议论纷纷起来。
“这小提琴拉得,初听有点刺耳,听久了却也挺和谐的嘛。”
“让我想起了二胡名曲《赛马》,一曲结束,拉二胡的人也要模仿赛马的嘶鸣声,最后给拉那么两下,可有演出效果了。我感觉这个女生的小提琴就是参照《赛马》的创意来的,一群猴儿乱叫!哎等等,那个打鼓的女生怎么又把鼓槌给放下了,不拉了吗?”
“别看鼓了,看那个后滚翻的女生,好厉害啊!她连着翻了三个!”
“听说10班有个练体操的特长生,是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