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钱增增终于被迫吹到第三首自创口哨曲时,郑子叶这才反应过来,把他吹的曲子用手机录了下来。
那时已经快放学了,钱增增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学校,就为了吹口哨给郑子叶和王笛听。吹了四首曲子,郑子叶录了其中两首,钱增增就回家了。
意外发现钱增增原创口哨小曲的才能,王笛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打算:也许可以让钱增增吹一首曲子,一首谁都没听过的歌曲,用这首歌,在合唱节上震撼全校师生。
高松然听了王笛的讲述,眼里的赞许之意溢于言表。多尝试新的赛道,才有更多可能发现孩子们的真正才能。
晚自习课间,郑子叶把她和王笛讨论出的想法,告知了另一个艺术生葛希瑶。
葛希瑶听到郑子叶录下的音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曲子听起来好小清新啊,居然是钱增增这样一个人创作出来的吗?说起来,如果我们选择依次为蓝本作词作曲,主题可以往大自然、美丽风景的主题上靠。据说高一5班已经决定要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了。我们作词也可以参照,大气又接地气,不容易出错。”
郑子叶和王笛都觉得可行,又在第二天一起让赵华枫拿了个主意。
听到葛希瑶的建议,赵华枫立刻联想到了“环保”的主题。寒假与王伟的意外碰面,让她对环保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也许我们可以再深入一点,除了单纯的歌颂大自然,再增加一些能让人感到危机感的内容,让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给我一首曲子,我可以和温云茵一起琢磨。”赵华枫说。
班长已经答应,郑子叶和王笛便更有底气了。
当天下午,两人借用排练的名义,把钱增增“扣留”在了教室里,硬是让他一直吹口哨,吹得嘴唇都发麻,又创作出了七八首曲子,郑子叶和王笛才放他回家。
几位音乐特长生借助音乐编辑软件,一个晚上,就把钱增增的口哨曲录音全部转换成了乐谱。一首清新自然、又有山歌味道的原创乐曲就这么出炉了。
赵华枫和温云茵两人,为这首曲子填了第一稿歌词,并为歌曲取名《青山之歌》。
拿到曲谱和歌词后,葛希瑶坐在座位上哼唱。她的同桌张睿琦听见了,随口建议道:“既然都搞原创歌曲了,不如再把阵仗弄大一些。《青山之歌》这标题,一看就不够吸引人。改叫《猴山之歌》怎么样,需要伴奏音效的话,稍微加一点猴子的叫声就行!”
葛希瑶一拍大腿:“好主意啊,班里不是还有潘梦影这个体操特长生吗?一边唱歌,一边让潘梦影在台上翻筋斗、让沈建这个大长腿去台上蹦蹦跳跳,也更有视觉效果!”
王笛听了葛希瑶转述张睿琦的建议,又把节目的创新性往前再推一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