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12章(2 / 2)

这一点,在场观众没有一个不同意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我听说《猴山圆舞曲》是10班同学原创的曲目。”她的语气里透出一丝钦佩,“从早到晚,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旋律主题,时而轻快悠然,时而紧张、充满悬念。不同的旋律变化,展示出了猴群的日常生活以及遭遇不同事件的情感起伏。”

柳莉佳顿了顿,又道:“同时,音乐融合了西方乐曲的和弦结构与华国传统乐器竹笛的音色,既保留了本土文化的独特韵味,又和国际接轨。尤其是用竹笛和小提琴模仿动物叫声、架子鼓模仿伐木的‘丁丁’之声,都令我感到耳目一新。”

不愧是资深音乐人,点评起音乐作品来头头是道,专业且细致。

逃课跑出来听高一艺术节表演的高二、高三学生,绝大多数只听了10班这一个节目就回去上课了。评委点评的什么内容,他们毫不知晓。

如果能让郭凌茜听见柳莉佳的评论,她一定会觉得碰上了知音。

外行人说不出门道,只觉得这音乐听的让人舒适又新奇,该振奋的地方激情澎湃,该宁静的地方细腻舒缓。只有内行人才能听出来,看似简单无比的编曲,却巧妙地将几种不同风格的旋律融合在一起,特别有国际范儿。

“这场表演的主旨也十分明确。通过描绘猴山的欢乐日常,以及猴子听见隔壁山砍树后的不安情绪,紧扣环保的话题。身为观众的我,也开始思考其生态环境与濒危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同学们用动人的歌声和细腻的猴戏表演,呼吁我们保护地球,从这首歌曲中体现的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敬佩。”

赵华枫在台下听得都有些傻了:这哪是音乐工作者,明明是文字工作者嘛!环保主题只是她随便想出来的而已,居然也能因此被专家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感谢所有参与创作和表演的高一10班同学们!你们的汗水和创意,让《猴山圆舞曲》不仅在艺术表现力上取得了重大成功,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

柳莉佳一句总结陈词,台下的所有听众听得都挺畅快。专业音乐人这么夸,大家都是服气的,哪怕夸赞的对象是他们平时看不上的10班。

有几位同学在台下录了像。刚开始录像时,他们分明抱着看10班和《猴山圆舞曲》笑话、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目的。但是,这笑话看着看着,却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到最后,甚至庆幸自己在表演开始前打开了手机摄像。

艺术节后,学校自然会提供机位角度更好的全场回放,但只有自己录的,才是从自己座位角度看到的表演,更加真实,更能激发回忆。

午休期间,2班班长也从相熟的外班同学手机里看到了10班的表演。

观众席上同学手机摄像的收音效果没那么好,音频嘈杂不清,还有些炸耳朵。但是,10班表演时,后台的2班虽然看不见任何视觉效果,但声音可是听得比谁都更清楚。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